[實用新型]一種空心磚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30014.0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79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全省;徐軍;金光蓀;邱從軍;傅磊;盧明;梅艷枝 | 申請(專利權)人: | 舟山弘業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6015 浙江省舟山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心 磚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指一種用于建筑材料的空心磚塊。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專利號為CN201110204211.3名稱為《外墻一體化裝飾保溫隔音磚》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外墻一體化裝飾保溫隔音磚,包括冷壓粉煤灰磚體,其特征在于:在冷壓粉煤灰磚體的一面上開設有若干個沉槽,在沉槽內嵌有保溫塊。其特征在于:沉槽有三個,兩個沉槽位于同一平面上,另一沉槽位于另一平面上,其沿平面的投影位于兩個沉槽中間的間隙上。其特征在于:在冷壓粉煤灰磚體的和沉槽平面垂直的兩邊側面上開設有內凹槽,內凹槽內嵌有保溫塊。其特征在于:保溫塊為珍珠巖保溫塊,其特征在于:冷壓粉煤灰磚體上開設有若干個圓形沉孔或圓形盲孔。該發明的優點是保溫層位于外墻磚內部,保溫層結構牢固,而且現場砌磚的效率提高。然而,該隔音磚相互拼接時結構粘接還不夠牢固,容易相互脫離,堆砌成的外墻不夠穩定,因此該裝置的結構還需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砌墻時相互粘接牢固,不易分離的用于建筑的空心磚塊。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空心磚塊,包括磚體,在所述磚體上分布既能節省材料又能減輕重量的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兩側面分別間隔地設置有凸部,所述凸部為頂部寬而根部窄,相鄰凸部之間形成上窄下寬的凹腔。
作為改進,所述凸部的俯視投影呈等腰梯形,所述凹腔呈燕尾狀。
進一步改進,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長可優選為2~6mm,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長可選擇為6~12mm,所述等腰梯形的高度可為3~10mm。
作為改進,分布于磚體一側面上的凹腔與另一側面上的對應凹腔為錯開排列。
作為改進,所述凸部的數量可優選為7個。
進一步改進,所述凸部頂部之間的距離可優選為5~10mm。
作為改進,所述磚體和凸部可優選為粉煤灰一體壓制而成的整體結構。
作為改進,所述孔腔可優選為11個。
進一步改進,所述孔腔可優選為盲孔,所述孔腔的底面與磚體另一外側的距離為6~12mm。
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磚體的俯視投影中孔腔的形狀呈圓形,且分布于磚體俯視投影面上的孔腔為錯位排列在一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磚體的兩側面分別間隔地設置有凸部,所述凸部為頂部寬而根部窄,相鄰凸部之間形成上窄下寬的凹腔。這種結構的優點在于:凸部為頂部寬而根部窄,當凸部與另一空心磚塊的疊置時,中間的砂漿形成了兩個錐形的連接部,從而使上下兩塊空心磚接力更強更大,因為錐部不能從兩塊磚之間的錐形部接出,即大大地增加上下相鄰磚之間的連接牢度,地防止了墻分裂的情況出現;還有,空心磚塊中的孔腔為盲孔,這樣磚體既達到減輕重量的目的,同時又能進一步加強磚體作為整體結構的抗壓和抗拉的強度;本磚體和凸部為粉煤灰一體壓制而成的整體結構,粉煤灰不僅來源廣泛,價格低廉,而且,還是一種變廢為寶的再生材料,既起到廢物利用的環保作用,同時又能解決目前需求量日益擴大的建筑原料;更有利的是,本磚體的原料可重復利用,在生產和應用中不會出現浪費材料的情況。所以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非常實用和環保的磚塊,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沿A-A線的剖面圖;
圖4是圖2中沿B-B線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空心磚塊,包括磚體1,在所述磚體1上分布既能節省材料又能減輕重量的孔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1的兩側面分別間隔地設置有凸部12,所述凸部12為頂部寬而根部窄,相鄰凸部之間形成上窄下寬的凹腔13。所述凸部12的俯視投影呈等腰梯形,所述凹腔13呈燕尾狀。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長L為2~6mm,所述等腰梯形的下底長S為6~12mm。所述等腰梯形的高度H為3~10mm。所述凸部12的數量為7個。所述凸部12頂部之間的距離M為5~10mm。所述磚體1和凸部12為粉煤灰一體壓制而成的整體結構。所述孔腔11為11個。所述孔腔11為盲孔,所述孔腔11的底面與磚體1另一外側的距離N為6~12mm。在所述磚體1的俯視投影中孔腔11的形狀呈圓形,且分布于磚體1俯視投影面上的孔腔11為錯位排列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舟山弘業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未經舟山弘業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王全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300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交換機中使用的協議訪問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孔的粉煤灰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