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27748.3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584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許雄兵;霍大華;李國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襄陽鈦虎動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2 | 分類號: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河山金堂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dci11 缸蓋 導管 取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缸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
背景技術
缸蓋在使用過程中,當缸蓋內設置的導管出現破損時,需要將缸蓋從缸體上拆開,再將缸蓋置于加工中心上將破損的導管銑削掉,而此操作方式,第一、需要將缸蓋從缸體上取下,之后才能進行后續的導管修補工作,費時、且提高了勞動成本;第二、取下的缸蓋置于加工中心以將導管上銑削掉,此過程中容易破壞缸蓋本體。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使得缸蓋在不脫離缸體的基礎上,通過此取出器將導管取出。
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包括:順次連接的受壓平臺、手持部、用于與缸蓋上的導管頂端連接的導管壓桿,所述受壓平臺、所述手持部、所述導管壓桿共中軸線,使得向所述受壓平臺施加壓力后,所述受壓平臺、所述手持部、所述導管壓桿整體向導管一端移動,用于控制導管脫離缸蓋。
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其優點是:受壓平臺、手持部、導管壓桿、定位柱等的結構設計,當缸蓋中的導管需要返修時,使用此結構的取出器省時、省力,效率高;同時,導管壓桿、定位柱尺寸設計,可避免在缸蓋中取出導管時,破壞缸蓋,避免不必要的損壞;最后,此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成本低,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圖3為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工作部分示意圖;(其為下部與導管連接的狀態)
其中,
1、受壓平臺,2、手持部,3、導管壓桿,4、定位柱,5、定位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至圖3所示:DCI11缸蓋用導管取出器,包括:順次連接的受壓平臺1、手持部2、與缸蓋上的導管頂端連接的導管壓桿3,所述受壓平臺1、所述手持部2、所述導管壓桿3共中軸線,使得向所述受壓平臺1施加壓力后,所述受壓平臺1、所述手持部2、所述導管壓桿3整體向導管一端移動,用于控制導管脫離缸蓋。
所述手持部2、所述導管壓桿3均為圓柱體狀,所述受壓平臺1為圓錐狀,且所述受壓平臺1與所述手持部2接觸的一截面直徑等于所述手持部2的橫截面直徑,所述受壓平臺1遠離所述手持部2的一截面直徑小于所述手持部2的橫截面直徑,使得所述受壓平臺1受壓后,壓力集中,且依次傳導于所述手持部2、所述導管壓桿3;
進一步地,所述導管壓桿3的直徑大于導管內直徑、且等于導管外直徑,使得所述導管壓桿3在工作過程中,與導管內壁產生碰撞,以致損壞導管質量,無法進行回收利用。
優選地,導管取出器還包括與所述導管壓桿3底端連接的定位柱4、以及設置于所述定位柱4下端的定位平臺5,所述受壓平臺1、所述手持部2、所述導管壓桿3、所述定位柱4、所述定位平臺5一體形成,且共中軸線;
所述定位柱4的形狀與所述導管壓桿3形狀相同,所述定位平臺5的形狀與所述受壓平臺1形狀相同,且所述定位平臺5與所述定位柱4接觸的一截面直徑等于所述定位柱4的橫截面直徑,所述定位平臺5遠離所述定位柱4的一截面直徑小于所述定位柱4的橫截面直徑,用于控制導管取出器與導管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加強定位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柱4用于設置于導管內腔,防止取出器工作過程中脫離導管;
所述定位柱4的直徑小于導管內腔直徑,避免取出器工作過程中,所述定位柱4與導管內壁產生碰撞,以損害導管,使其無法進行回收利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1、將需要返修的缸蓋放置于滾道上,放置時底平面向上;
2、將取出器上的導管壓桿3插入待返修的缸蓋內,此時,導管壓桿3的底端與缸蓋內導管的頂端對應,而定位柱4位于缸蓋的導管內腔內,以保證缸蓋受壓過程中,導管不脫離導管壓桿3;
同時,由于定位平臺5的作用,使得取出器與導管工中軸線;
3、向取出器的受壓平臺1提供壓力,使得取出器的導管壓桿3向導管施壓,以推動導管向下運動,直至脫離缸蓋;
4、可將脫離缸蓋后的導管可收集于鐵屑箱內,用金屬刷去除返修導管底孔內的毛刺,然后對待返修的導管底孔進行檢測,尺寸合格的才能返修,返修工藝與正常加工工藝相同在此不做描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襄陽鈦虎動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襄陽鈦虎動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277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彈性壓合裝置
- 下一篇:LOGO對位壓合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