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蘑菇種植的打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23072.0 | 申請日: | 201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00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柳麗萍;錢文春;錢智杰;占鵬飛;鄒應慶;楊永健;黃秀娣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A01G18/55 | 分類號: | A01G18/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趙衛康 |
| 地址: | 31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橫向固定桿 打孔 本實用新型 打孔部件 打孔結構 蘑菇種植 打孔件 功能部 手持柄 可拆卸連接 打孔效率 蘑菇栽培 農業加工 培養料 一次性 圓筒狀 基床 節約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蘑菇種植的打孔結構,包括手持柄和設置在所述手持柄前端的打孔部件,所述打孔部件包括橫向固定桿和設置在所述橫向固定桿上的若干打孔件,所述打孔件包括與所述橫向固定桿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和用于打孔的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呈圓筒狀。本實用新型對蘑菇栽培培養料基床進行打孔,一次性打孔多個,而且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孔間距,大大提高打孔效率,節約勞動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蘑菇種植的打孔結構。
背景技術
蘑菇栽培過程中,在菌種植入之前,需要先對鋪好的培養料基床進行打孔,目前,打孔都是采用人工徒手挖或者借助鋤頭一個一個挖孔,效率低下,勞動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蘑菇栽培過程中對培養料基床打孔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用于蘑菇種植的打孔結構,一次性打孔多個,大大提高打孔效率,節約勞動力。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蘑菇種植的打孔結構,包括手持柄和設置在所述手持柄前端的打孔部件,所述打孔部件包括橫向固定桿和設置在所述橫向固定桿上的若干打孔件,所述打孔件包括與所述橫向固定桿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和用于打孔的功能部,所述功能部呈圓筒狀。
上述技術方案,借助具有手持柄和打孔件的打孔結構,方便打孔,而且一次性可以打孔多個,通過圓筒狀的功能部將培養料帶走,從而實現打孔。
作為優選,所述橫向固定桿上具有沿著所述橫向固定桿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槽,所述連接部設置有可插入所述安裝槽并沿著所述安裝槽移動的連接片,所述安裝槽和所述連接部上均設有螺孔,通過螺釘固定。
本方案可以實現打孔件的個數及其相互之間距離的調節,從而滿足不同間距孔的要求。
作為優選,所述功能部的端面呈傾斜面。更方便功能部插入培養料進行打孔。
作為優選,所述功能部的一側上部設有與所述功能部的內腔相連通的輔助部,打孔時,培養料進入功能部的內腔,但是提起打孔結構時,培養料又會落下,設置輔助部,培養料隨著功能部進入輔助部,減少培養料的落下,提高打孔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輔助部與所述功能部之間的夾角為120-150°,培養料進入輔助部,不容易反落回功能部,而功能部的培養料又能順利進入輔助部。
作為優選,所述輔助部的開口距離所述功能部至少5厘米,培養料從輔助部的開口排出,不會進入打好的孔內。
作為優選,所述功能部在靠近所述輔助部設置膨大區,功能部的培養料迅速進入膨大區,提高打孔效率,膨大區內的培養料進入輔助部排出。
作為優選,所述輔助部的入口不高于所述膨大區的最低位置,膨大區內的培養料能夠順利快速進入輔助部排出。
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體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對蘑菇栽培培養料基床進行打孔,一次性打孔多個,而且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孔間距,大大提高打孔效率,節約勞動力。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的打孔件的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的打孔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未經湖州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230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食用菌菌種培育的多功能抽濾瓶
- 下一篇:食用菌養菌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