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流體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21898.3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105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壽宏;陳世昌;廖家淯;陳美燕;陳宣愷;韓永隆;黃啟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3/04 | 分類號: | F04B43/04;F04B53/22;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鄭特強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閥本體 墊片 出口閥門通道 流體輸送裝置 入口閥門 壓力腔室 閥膜片 閥腔體 閥門蓋體 外筒 出口通道 定位組裝 閥門結構 加強密封 流體滲漏 入口通道 閥門片 致動器 閥門 封蓋 上蓋 組裝 封閉 | ||
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其包含:閥門蓋體;閥本體,具有入口通道及出口通道;閥腔體座,具有入口閥門通道、出口閥門通道及壓力腔室,壓力腔室分別與入口閥門通道與出口閥門通道相連通;閥膜片,設置于閥本體及閥腔體座之間,具有兩閥門片各別對應封閉入口閥門通道及出口閥門通道形成閥門結構;第一墊片,設于閥本體與閥膜片之間;第二墊片,設于閥膜片與閥腔體座之間;致動器封蓋壓力腔室;外筒;借此閥門蓋體套設組裝閥本體,使閥門上蓋緊密于外筒內以定位組裝形成流體輸送裝置;借由第一墊片與第二墊片的設置,可加強密封效果防止流體滲漏。
【技術領域】
本案關于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尤指一種適用于微泵結構的流體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于各領域中無論是醫藥、電腦科技、打印、能源等工業,產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發展,其中微泵、噴霧器、噴墨頭、工業打印裝置等產品所包含的流體輸送結構為其關鍵技術,是以,如何借創新結構突破其技術瓶頸,為發展的重要內容。
請參閱圖10A,圖10A為已知微泵結構于未作動時的結構示意圖,已知微泵結構8包含入口通道83、微致動器85、傳動塊84、隔層膜82、壓縮室811、基板81以及出口通道86,其中基板81與隔層膜82間定義形成一壓縮室811,主要用來儲存液體,壓縮室811的體積將因隔層膜82的形變影響而改變。
當一電壓作用在微致動器85的上下兩極時,會產生一電場,使得微致動器85在此電場的作用下產生彎曲而向隔層膜82及壓縮室811方向移動,由于微致動器85設置于傳動塊84上,因此傳動塊84能將微致動器85所產生的推力傳遞至隔層膜82,使得隔層膜82也跟著被擠壓變形,即如圖10B所示,液體即可依圖中箭號X的方向流動,使由入口通道83流入后儲存于壓縮室811內的液體受擠壓,而經由出口通道86流向其他預先設定的空間,以達到供給流體的目的。
請再參閱圖10C,圖10C為圖10A所示的微泵結構的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微泵結構8作動時流體的輸送方向如圖中標號Y的箭頭方向所示,入口擴流器87為兩端開口大小不同的錐狀結構,開口較大的一端與入口流道831相連接,而以開口較小的一端與壓縮室811連接,同時,連接壓縮室811及出口流道861的出口擴流器88與入口擴流器87同向設置,其以開口較大的一端連接于壓縮室811,而以開口較小的一端與出口流道861相連接,由于連接于壓縮室811兩端的入口擴流器87及出口擴流器88為同方向設置,故可利用擴流器兩方向流阻不同的特性,及壓縮室811體積的脹縮使流體產生單方向的凈流率,以使流體可自入口流道831經由入口擴流器87流入壓縮室811內,再由出口擴流器88經出口流道861流出。
然而,此種無實體閥門的微泵結構8容易產生流體大量回流的狀況,所以,為促使流率增加,壓縮室811需要有較大的壓縮比,以產生足夠的腔壓,故需要耗費較高的成本在微致動器85上。
有鑒于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已知技術缺失的流體輸送裝置,發展一種能在長期使用下維持流體輸送裝置的一定工作特性及流速,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體輸送裝置,主要由閥本體、閥膜片、閥腔體座及致動器依序層疊于一外筒內部的中空空間,再以閥門蓋體直接緊配合于外筒之內部而定位組裝形成。借由致動器作動時帶動振動板產生形變,使介于振動板及閥腔體座間的壓力腔室的體積改變產生壓力差,而且由于閥膜片上的閥門片結構其開合反應迅速,使得壓力腔室于脹縮的瞬間可產生較大的流體吸力與推力,故可使流體高效率傳輸,并可有效阻擋流體的逆流,俾解決已知技術的微泵結構于流體的傳送過程中易產生流體回流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218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