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19647.1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178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王春英;于素娟;仝玲;賀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78 | 分類號: | A61M5/178;A61M5/31;A61M5/36;A61M5/50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專利事務所 32108 | 代理人: | 譚建成 |
| 地址: | 2501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頭 注射針管 活塞頭 針桿 針栓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本實用新型 活塞桿 注射 桿體端部 氣囊 彈片 桿體 內壁 套接 殘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括注射針管、針頭以及活塞桿,所述針頭包括針桿以及固定于針桿末端的針栓,所述針頭通過針栓套接于注射針管上,所述注射針管的內壁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彈片針,所述活塞桿包括桿體以及固定于桿體端部的活塞頭,所述活塞頭的底部設置有一與活塞頭同直徑大小的氣囊,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在注射過程中,可以將殘留于針頭針桿以及針栓內的藥品完全進行注射利用,避免了藥物的浪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靜脈注射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背景技術
當我們在使用注射器時,一般都是先通過抽拉活塞桿吸入液體藥物,此時位于針頭內的空氣會進入到針管內部,此時在進行靜脈注射時,為防止空氣進入血管,往往醫護人員需要將注射器倒置,并輕輕推動活塞桿,直到針頭液體射出,此時才可以進行靜脈注射,但是在靜脈注射完以后,往往在針頭內會殘留部分藥液,不能完全被活塞桿壓迫注射進人體,最終注射器被丟棄,一方面會造成藥液的浪費,另一方面殘留于針頭內的藥品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現提出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在注射過程中,可以將殘留于針頭針桿以及針栓內的藥品完全進行注射利用,避免了藥物的浪費。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括注射針管、針頭以及活塞桿,所述針頭包括針桿以及固定于針桿末端的針栓,所述針頭通過針栓套接于注射針管上,所述注射針管的內壁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彈片針,所述活塞桿包括桿體以及固定于桿體端部的活塞頭,所述活塞頭的底部設置有一與活塞頭同直徑大小的氣囊。
進一步的,所述彈片針為包括采用彈簧鋼制成的呈V形的兩個針頭,其中一個針頭固定設置于注射針管側壁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頭以及氣囊能夠將彈片針壓貼于注射針管內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氣囊內充滿生理鹽水且氣囊內的生理鹽水容積與針頭內的容積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到的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其在進行藥液注射時,當活塞頭推進到注射針管最下端時,彈片針能夠刺破氣囊,氣囊內的生理鹽水被繼續擠出,正好可以將位于針桿以及針栓內的藥品再次注射進入人體血管,避免了藥液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抽取藥液前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抽取藥液時的結構示意圖。
1-注射針管;2-針頭;3-活塞桿;4-彈片針;21-針桿;22-針栓;31-桿體;32-活塞頭;33-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括注射針管1、針頭2以及活塞桿3,所述針頭2包括針桿21以及固定于針桿21末端的針栓22,所述針頭2通過針栓22套接于注射針管1上,所述注射針管1的內壁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彈片針4,所述活塞桿31包括桿體3以及固定于桿體31端部的活塞頭32,所述活塞頭32的底部設置有一與活塞頭32同直徑大小的氣囊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未經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196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溶藥注射器
- 下一篇:一種醫療用肌肉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