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水脫硫渣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總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19309.8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43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軍;陶守虎;吳文華;陶兆祥;孫劉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1/02 | 分類號: | C21C1/02;C21B3/08;C21B3/10;C21B3/06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張巧嬋 |
| 地址: | 2430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水 脫硫 分離 冷卻 裝置 總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鐵水預處理中的脫硫渣處理工藝技術及設備制造領域。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鐵水脫硫渣在線或離線處理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總體結構,均能對高溫脫硫渣高效地進行渣鐵分離和冷卻處理。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冶煉行業中,脫硫渣的處理多采用噴水降溫再破碎分離的處理方式。
現有技術的脫硫渣處理工藝是將渣罐布置于脫硫作業現場,脫硫作業后的鐵水罐中熱熔狀態的脫硫渣,通過扒渣機直接從鐵水罐中扒入渣罐,隨后渣罐轉入滴罐、悶坑或直接冷棄渣場,噴水降溫后再機械破碎處理。
現有技術處理工藝存在的缺陷是渣鐵分離度低和冷卻周期長。另外,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冷卻高溫脫硫渣,同時產生大量水蒸汽和煙塵,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鐵水脫硫渣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其目的是在實現渣鐵充分分離的同時,使脫硫渣能夠被快速冷卻,并能夠實現快速連續化工業生產。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鐵水脫硫渣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包括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
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按離線處理和在線處理兩種模式進行配置;
在按離線處理模式配置時,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設置提升傾翻裝置及渣罐;
在按在線處理模式配置時,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設置在線移動裝置。
按離線處理模式配置時,所述的提升傾翻裝置及渣罐設置在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的前端,與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采用分體設計。
按離線處理模式配置時;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置于固定設備基礎上,此時,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包括扒渣機及平臺、接渣裝置、渣鐵分離裝置、冷卻裝置、凈化裝置和出料裝置。
按在線處理模式配置時,在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的前端設置脫硫鐵水包,并與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采用分體設計。
按在線處理模式配置時,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包括接渣裝置、渣鐵分離裝置、冷卻裝置、凈化裝置和出料裝置,并將所述的主體設備置于所述的在線移動裝置上;在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的后端還設有接料裝置。
在所述的渣鐵分離、冷卻裝置的主體設備的后端還設有接料裝置
所述渣鐵分離裝置置于接渣裝置的下方,以承接篩選后的脫硫渣。
所述的冷卻裝置與渣鐵分離裝置相連接,進一步冷卻渣鐵分離后的脫硫渣。
所述的凈化裝置設置在冷卻裝置之后,以凈化冷卻時產生的尾氣和粉塵。
所述的接渣裝置設有接料斗和輥篩。所述的輥篩傾斜排列。所述的輥篩采用耐高溫合金材料。
所述的輥篩軸內設有水循環冷卻通道,冷卻水經冷卻通道循環。
所述的渣鐵分離裝置設置外殼、高速飛輪;所述高速飛輪置于外殼中,脫硫渣從高速飛輪上方落入飛輪體上,與高速飛輪碰撞后,沿飛輪切線方向拋入冷卻裝置。
所述的高速飛輪軸內設有水循環冷卻通道,冷卻水經冷卻通道循環,保護飛輪工作安全。
所述的冷卻裝置設置冷卻滾筒、筒體驅動裝置和循環冷卻裝置;所述的冷卻滾筒內部分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前部為承接段,位于冷卻滾筒體進料端,與渣鐵分離裝置相連,承接沿飛輪切線方向拋入的渣料;后部為冷卻段,位于冷卻滾筒的出料端、承接段后方,其尾端與出料系統相連。
所述的承接段位于冷卻滾筒進料端;所述的承接段內部設有防護襯板。所述的防護襯板是帶有螺旋扇葉的防護襯板。
所述的冷卻滾筒的外殼設置換熱器。
所述的冷卻滾筒的冷卻段設置換熱器。
所述的換熱器采用片管換熱器結構,片管內通入循環冷卻水,與冷卻滾筒內部渣料進行間接熱交換,對渣料進行冷卻。
所述的冷卻滾筒的筒體由筒體驅動裝置驅動旋轉,所述的筒體驅動裝置中設有調速裝置。所述的調速裝置為無極調速裝置。
所述的循環冷卻裝置包括循環水泵、風管、冷卻塔、儲水箱及柔性供水裝置,為冷卻滾筒提供循環冷卻用水。
所述的凈化裝置設有尾箱、重力除塵器、風機和排塵風管。
所述的尾箱位于冷卻滾筒冷卻段的后方;所述的尾箱進口與冷卻滾筒出口采用旋轉密封連接;所述尾箱下部設置出料口,與出料提升機進料口相連接;所述重力除塵器置于尾箱后方;所述尾箱后上部設置出風口,與所述的重力除塵器進風口相連接。
所述的重力除塵器出風口與風管有兩種連接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193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波導部件
- 下一篇:光纖電纜和形成光纖電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