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609599.8 | 申請日: | 2017-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62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文武;農(nóng)興中;羅信偉;袁江;王仲林;吳嘉;丁先立;周再玲;卓文海;曹亞博;劉堂輝;尹華拓;李平;張文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1/00 | 分類號: | E01B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羅毅萍 |
| 地址: | 51001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盾構 隧道 地段 道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軌道交通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
背景技術
預制軌道板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于盾構隧道中,其相對于傳統(tǒng)現(xiàn)澆軌道板具有較大優(yōu)勢。預制軌道板的施工速度快、質(zhì)量高、對環(huán)境友好,且可維修性佳,特別適用于地下隧道軌道交通領域。
例如,名稱為“一種應用于圓形隧道的預制板軌道結構”,申請?zhí)枴?01720466575.1”的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所述,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基座、土工布和軌道板。盾構隧道的側壁鋪設管片,基座直接澆注在盾構隧道的管片上,軌道板是預先澆注制成,軌道板的上部一體澆筑成型的凸起作為安裝鋼軌的軌枕,這種結構穩(wěn)定性好并且排水的效率高。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軌道板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盾構隧道地段。現(xiàn)有的盾構隧道普遍采用5.4m內(nèi)徑的圓形隧道,預留給現(xiàn)澆普通道床的軌道結構高度設計值為740~780mm,但是,受不利地質(zhì)條件及施工操作水平的影響,盾構隧道的推進路線可能會與設計路線發(fā)生偏移而侵限(即隧道的實際高度會小于原有的設計高度),如果繼續(xù)采用上述專利申請文件的預制板軌道結構,將導致道床的高度值超過原設計要求,為此,需要開發(fā)一種新型的道床結構,以滿足工程的實際需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其能夠滿足侵限地段的設計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按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基座和若干軌枕;所述基座固定于管片,所述軌枕固定于所述基座。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設有排水溝。
進一步地,所述排水溝設于所述基座的中部。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設有用于封閉所述排水溝的蓋板。
進一步地,所述排水溝和所述蓋板之間設有用于保護所述排水溝的防護板。
進一步地,所述防護板分別設于所述排水溝的兩個側壁的頂部;
所述蓋板嵌于兩個所述防護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軌枕分為兩排,分別設于所述基座的兩側,每一排的軌枕間隔分布。
進一步地,每一排所述軌枕上均設有鋼軌;
所述軌枕和所述鋼軌通過一扣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和所述管片之間設有若干第一鋼筋;
所述第一鋼筋的一端設于所述基座內(nèi),另一端設于所述管片內(nèi)。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和所述軌枕之間設有若干第二鋼筋;
所述第二鋼筋的一端設于所述基座內(nèi),另一端設于所述軌枕內(nèi)。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軌枕直接設于基座,相當于降低了一個軌道板的高度,滿足了侵限地段的高度設計要求。同時,本實用新型施工工序簡單可靠,穩(wěn)定性良好,便于廣泛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此附圖說明所提供的圖片用來輔助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截面圖。
圖中:
1-基座;11-第一鋼筋;12-排水溝;
2-軌枕;21-第二鋼筋;
3-蓋板;4-防護板;5-鋼軌;6-扣件;7-連接端子;
100-管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適用于盾構隧道侵限地段的道床結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基座1和若干軌枕2,基座1固定于管片100,軌枕2固定于基座2。優(yōu)選地,為了使基座1和軌枕2的連接穩(wěn)固可靠,軌枕2的下部設于基座1內(nèi)。具體地,在澆注基座1時,將軌枕2的下部預埋在基座1內(nèi)。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軌枕2直接設于基座1,道傳結構相當于降低了一個軌道板的高度,滿足了侵限地段的高度設計要求。
優(yōu)選地,為了進一步地將基座1和軌枕2穩(wěn)固地連接為一體,優(yōu)選地,在基座1和軌枕2之間設有若干第二鋼筋21,第二鋼筋21的一端設于基座1內(nèi),另一端設于軌枕2內(nèi)。為了進一步降低道床結構的整體高度,本實用新型的軌枕2設計的高度為1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09599.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