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腔顱腦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09057.0 | 申請日: | 2017-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503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鵬;何思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4 | 分類號: | A61M25/14;A61M3/02;A61B5/03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鎮西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顱腦 主引流管 導向頭 引流管 連通 沖洗腔 引流腔 注藥腔 三腔 本實用新型 體外壁 病灶 引流 顱內血腫 顱內注藥 內腔分隔 一端設置 軸向延伸 注射藥物 敞開端 沖洗管 封閉端 顱內壓 血凝塊 注藥管 注藥孔 沖洗 堵塞 監測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腔顱腦引流管,該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體,主引流管體用于插入患者顱腦病灶處的一端設置有導向頭,主引流管體的內腔分隔為三個沿其軸向延伸的引流腔、沖洗腔和注藥腔;引流腔靠近導向頭的一端為封閉端,引流腔的另一端為敞開端;沖洗腔的一端與導向頭連通,沖洗腔的另一端與設置在主引流管體外壁的沖洗管連通;所述注藥腔的一端與導向頭連通,注藥腔的另一端與設置在主引流管體外壁的注藥管連通;導向頭上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向顱腦內注射藥物的注藥孔。本實用新型的三腔顱腦引流管不僅能向顱腦病灶引流顱內血腫和沖洗堵塞的血凝塊,又能在向顱內注藥的同時監測顱內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腦科臨床治療中的引流裝置,具體地指一種三腔顱腦引流管。
背景技術
目前,高血壓腦出血血腫腔微創引流術采用的主引流管體多為單腔主引流管體,容易出現主引流管體堵塞,導致引流不通暢。另外,在手術時需要向血腫腔內注藥,而注藥和抽吸血腫是同一管道,容易出現血腫液倒流、藥物作用不充分、感染幾率增加等情況。此外,現有的主引流管體不能對顱內壓進行監測,不能準確掌握患者的顱內壓力,給治療帶來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三腔顱腦引流管,該主引流管體不僅能向顱腦病灶引流顱內血腫和沖洗堵塞的血凝塊,又能在向顱內注藥的同時監測顱內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三腔顱腦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體,所述主引流管體用于插入患者顱腦病灶處的一端設置有導向頭,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主引流管體的內腔分隔為三個沿其軸向延伸的引流腔、沖洗腔和注藥腔;
所述引流腔靠近導向頭的一端為封閉端,所述引流腔的另一端為敞開端;所述沖洗腔的一端與導向頭連通,所述沖洗腔的另一端與設置在主引流管體外壁的沖洗管連通;所述注藥腔的一端與導向頭連通,所述注藥腔的另一端與設置在主引流管體外壁的注藥管連通;
所述導向頭上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向顱腦內注射藥物的注藥孔;所述引流腔靠近導向頭的一端側面外壁上設置有若干個用于抽吸血腫塊的引流孔;所述引流腔與沖洗腔之間的腔室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用于供沖洗液流通的沖洗孔。這樣,當主引流管體在引流的過程中血液凝滯堵塞時,可以通過沖洗管直接向堵塞的引流腔中注入沖洗液,大大提高了沖洗的效果,同時可以通過注藥管使藥物充分作用在血腫腔內,而不會造成血腫液倒流。
進一步地,所述注藥腔內設置有測壓導線,所述測壓導線的一端與設置在導向頭內的壓力感應器連接,所述測壓導線的另一端與外界的顱內壓監測儀連接。這樣,能在向顱內注藥的同時監測顱內壓,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大大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沖洗管和注藥管的注入口處均設置有肝素帽。這樣,沖洗完畢后通過肝素帽可以及時關閉管道,防止污染。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頭呈半球狀;所述主引流管體、沖洗腔和注藥腔的橫截面均呈圓形,且沖洗腔的橫截面半徑、注藥腔的橫截面半徑均為主引流管體的橫截面半徑的1/8~1/10。這樣,導向頭呈半球狀,置入過程可滑過避開大血管,對腦組織損傷小。
進一步地,所述注藥孔的數量為8~12個。這樣,可以通過注藥孔使藥物更充分的與血腫結合,更好的引流,同時注藥時不會與血腫混合,不引起血腫液倒流,并較少交叉感染,提高了疾病治療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引流孔的數量為2~3個,所述引流孔呈腰形、橢圓形或者圓形。這樣,引流孔就像一個張開的口,較大塊的血腫塊也能被抽吸進去,使主引流管體更加順通。
進一步地,所述沖洗孔的數量為5~15個,且沿沖洗腔的軸向間隔均勻布置。這樣,通過沖洗孔可以讓沖洗液直接作用于引流腔內的血凝塊,沖洗效果大大增強,同時不會直接對血腫腔造成較大的壓力,防止顱內壓升高。
進一步地,所述沖洗腔與注藥腔對稱設置在引流腔的軸向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090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