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608148.2 | 申請日: | 2017-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315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天祿;林善棠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培林體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47/22 | 分類號: | H01H4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44242 | 代理人: | 馮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線 繼電器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電路,更具體地說是指一種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單火線控制電路如果采用可控硅控制電路,由于電流會流過可控硅,這樣造成可控硅發(fā)熱。電路功率越高,可控硅發(fā)熱越大,溫升也越高,而且可控硅控制5W以下的電路電流不穩(wěn)定,負載對開關回路漏電要求極高,可控硅控制電路電流較大,導致節(jié)能燈降壓較大,從而引發(fā)負載誤觸發(fā)發(fā)生關態(tài)閃爍;負載對電源電壓的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開關觸發(fā)導通不徹底導致回路電壓波動、諧波電流加大,影響負載正常工作。因此需要開發(fā)一種關態(tài)漏電電流極小、開態(tài)導通徹底,可以克服節(jié)能燈可能出現的關態(tài)閃爍、解決開態(tài)不穩(wěn)的難題的電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包括火線輸入端、驅動模塊、低功耗待機供電電路,及至少一個與驅動模塊相連的繼電器;所述驅動模塊設有用于與外部控制端連接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的繼電器包括線圈,及一端與火線輸入端連接的繼電器觸點,當信號輸入端有信號輸入時,驅動模塊輸出電流至相對應的線圈,使其相對應的繼電器觸點閉合,為相對應的負載電路供電;所述低功耗待機供電電路設有連接于繼電器觸點另一端與負載電路之間的供電輸入端。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繼電器為三個。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還包括設有火線輸入端與繼電器之間的濾波電路A,及設于驅動模塊與濾波電路之間的的9V壓差動作保持電路。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低功耗待機供電電路包括從供電輸入端至供電輸出端依次連接的濾波電路B、5V降壓電路和3.3V降壓電路。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9V壓差動作保持電路由瞬態(tài)抑制二極管SMAJ10A、外置二極管STPS15L30C、外置場效應管IRLR8743PbF并聯組成。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濾波電路B由470uH的電感與1uF 400V的電容串聯組成。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5V降壓電路集成芯片型號為IMP809L。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3.3V降壓電路集成芯片為S-8521D33MC。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繼電器型號為HF32FV-G/24。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驅動模塊為XD-KC024驅動芯片。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接線方式簡單,可與普通墻壁開關兼容、互換;功能品種多樣,可以滿足多種場合、人群的不同需要。它負載兼容性強,可以開關控制包括節(jié)能燈在內的各種電工或照明電路負載;可以滿足燈泡、LED燈、吊扇(或電扇、排氣扇)等的調光、調速控制工作。它采用低功耗工作方式,開關流暢、諧波極小,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單火線取電繼電器電路技術設計的開關,增加遙控功能,在提升外觀設計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產品的方便性、舒適性和產品品味。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三路繼電器單火線版應用電路具體實施例的方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三路繼電器單火線版應用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附圖標記
1 驅動模塊 29V壓差保持電路
3 濾波電路A4信號輸入端A
5 信號輸入端B6信號輸入端C
7 負載電路A8負載電路B
9 負載電路C10 繼電器觸點A
100 線圈A11 繼電器觸點B
110 線圈B12 繼電器觸點C
120 線圈C13 濾波電路B
145V降壓電路 15 3.3V降壓電路
16供電輸出端 17 外部控制端
18單火線取電繼電器控制電路 19 低功耗待機供電電路
20火線輸入端 21 供電輸入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但不局限于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培林體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培林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081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