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乳腺癌術后恢復爬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98827.6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29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健;成雪芹;趙玉桃;朱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12 | 分類號: | A63B2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乳腺癌 術后 恢復 爬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為一種乳腺癌術后恢復爬墻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爬墻器作為乳癌術后患者功能鍛煉的的一項重要器材,需要由專業廠家定制,同時需要配備專門的康復室和專業的人員進行監護指導,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乳腺癌術后恢復爬墻器,患者使用該爬墻器能夠自行檢查練習動作是否準確,無需專人監護指導;并且該爬墻器橫桿易于抓握,可防止由于患者術后因虛軟無力導致橫桿從手中滑落,影響練習。
實用新型內容:一種乳腺癌術后恢復爬墻器,包括兩側豎直對稱設置的爬架、爬架上對稱設置的掛鉤以及掛鉤上的水平橫桿;為了方便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時能夠自行監督練習動作是否標準,并及時糾正姿勢,在兩個爬架之間還設有一平面鏡。
乳腺癌手術后患者身體還處于恢復階段,在鍛煉過程中偶爾會出現虛軟無力的情況,此時往往由于患者抓握橫桿不牢導致橫桿從手中滑落影響康復訓練;為了使橫桿便于抓握,且不易從患者手中滑落,在橫桿的兩側以及中間位置均布有若干凸起點以增加抓握處的摩擦力。
除了在橫桿上設置凸起點這一種方法之外,還可以在橫桿兩側及中間抓握處設置凹槽,當患者抓握橫桿時可將手指放入凹槽內以便握牢橫桿。
工作原理:將爬墻器固定安裝于墻壁上,患者先直立于爬墻器的正前方,不可踮腳,腳尖距離墻壁20-30cm,患肢水平握持爬墻器于柄中央處,緩慢抬肩。若抬肩困難者,可用健側手掌托助,將橫桿的兩端對稱置于爬架左右兩側掛鉤內。從低到高依次置入,反復練習,直至達到最大高度。此后可以讓患者側立站于爬架前,手掌抓握橫桿中央,由低到高依次置入掛鉤內,反復練習,直至達到最大高度,進行肩關節的外展訓練。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經濟實用,便于制作,患者可以借助本實用新型自行進行康復訓練,讓乳癌術后的患者及時有效進行功能鍛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促進患者的康復,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帶凸點的橫桿主視圖;
圖3位本實用新型的帶手指凹槽的橫桿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乳腺癌術后恢復爬墻器,包括兩側豎直對稱設置的爬架1、爬架1上的掛鉤2、橫桿3以及平面鏡4;所述爬架1由兩塊長90cm,厚2cm的實木板經過開槽、穿孔、打磨加工而成,使用時兩塊實木板對稱垂直固定在墻上。
根據中國人平均肩寬將兩爬架1水平距離設置在32-45cm之間,根據中國人平均身高和臂長將爬架1底端距離地面高度控制在90-110cm,爬架的頂部高度控制在160-200cm之間;本實施例選取水平距離為36cm,距離地面實際高度為100cm,爬架1頂部距離地面高度選取為200cm。
兩個爬架1上分別對稱設置有9個掛鉤2每個掛鉤2之間的垂直距離為8cm,一條打磨加工過的橫桿3作為爬墻器的手柄,所述橫桿3直徑為3cm;長60cm寬30cm的平面鏡4垂直固定于兩爬架1之間。
如圖2所示,所述橫桿3的兩側以及中間抓握處設置有凸起點5以增加手掌與抓握處之間的摩擦力;所述兩側及中間抓握處寬度為5cm-8cm,兩側抓握處距離橫桿中間位置為18cm。
如圖3所示,所述橫桿3的兩側以及中間抓握處還可以通過設置手指凹槽來防止橫桿3從患者手中滑落,每一個抓握處共設有5個手指凹槽6,且凹槽之間彼此緊挨,凹槽寬度為1-1.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市人民醫院,未經泰州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988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