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壟栽培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95744.1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092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陶磅;萬紅;曾志偉;羅紅;龍榮華;王蓮潤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9/029;A01G24/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 地址: | 650051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栽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栽培槽,尤其是涉及一種高壟栽培的高壟栽培槽。
背景技術
高壟栽培是在常規栽培的基礎上,把栽培行做成一定高度的壟,作物種在壟上的一種栽培方式,高壟栽培具有通風,透氣及透光等特點,因此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其次,高壟栽培還節約用水,消除了植株根部土壤的板結現象,還便于田間管理,增加了太陽光能的截獲量,有利于有機物的轉化與積累以及避免了病菌隨水傳播到果實上,清潔衛生。因此被廣泛用于農作物種植領域。
但某些地區的土壤疏松較難起高壟,后期也易坍塌,導致作物果實直接接觸土壤,影響商品果率,從而造成經濟損失,且常規的高壟栽培需要每年平整土地后再起壟,費時費工,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高壟栽培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在此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高壟栽培的高壟栽培槽,該槽方便起壟,一次成型,能夠長時間保持高壟形態不坍塌,能夠保證作物果實不與土壤接觸,商品果率高;且操作方便,可重復使用,節約每年整地起壟成本。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此所提供的高壟栽培槽包括槽體和填充于所述槽體內的混合基料,所述槽體的槽壁由砌磚砌成或者石棉瓦圍成。
本申請所提供的栽培槽通過槽壁將混合基料進行固定,形成高壟狀態,由于壟邊通過砌磚或石棉瓦進行固定,保證了高壟狀態不坍塌;保證了作物果實不與土壤接觸,提高了商品果率。第二年需要種植作物時用土壤消毒劑對槽中的土進行消毒處理,再施入有益菌和商品有機肥,即可重復使用,從而解決了常規的高壟栽培需要每年平整土地后再起壟,費時費工,成本高的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砌磚為透氣磚。透氣磚保證了栽培槽的透氣性,更有利于作物生長且能夠保持土壤相對干燥。
具體的,所述槽體左右槽壁之間間隔為30~40cm。
具體的,所述混合基料由土壤和有機肥組成。
具體的,槽體中所填充的混合基料與所述槽壁上沿齊平或者高于所述槽壁。進一步保證了作物果實不與土壤接觸,同時還利于后期田間管理和采摘。
進一步的,所述槽體的底板上設有凸齒。通過凸齒使填充于槽體內的混合基料與地面形成一定距離,提高了栽培槽的通風性。
具體的,所述凸齒為直角型、燕尾型、或者圓弧型。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通孔。使混合基料中的水分能夠有效排除,避免了因水分過多而導致作物根莖損壞的情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起壟方便,保證了高壟狀態不坍塌,可重復使用,解決了常規的高壟栽培需要每年平整土地后再起壟,費時費工,成本高的問題;利于后期田間管理和采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壟栽培槽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壟栽培槽的另一種結構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凸齒的形狀示意圖;
圖中:1-槽體,2-混合基料,11-槽壁,12-底板,121-凸齒。
具體實施方式
在此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壟栽培槽包括了槽體1和填充于槽體1內的混合基料2,其中混合基料2有以下幾種組合:
1、由有機肥3000kg/畝和土壤混合而成;
2、由有機肥4200kg/畝和土壤混合而成;
3、由有機肥4800kg/畝和土壤混合而成;
4、由有機肥5000kg/畝和土壤混合而成;
5、由有機肥3000kg/畝、復合肥40kg、過磷酸鈣20kg、鉀肥10kg和土壤混合而成;
6、由商品有機肥300kg、復合肥50kg、過磷酸鈣20kg、鉀肥10kg和土壤混合而成;
7、由商品有機肥500kg、復合肥45kg、過磷酸鈣20kg、鉀肥10kg和土壤混合而成。
而槽體1的槽壁11則是由常用砌磚砌成,但最好用透氣磚堆砌而成;除此之外,該槽壁11還可以由石棉瓦圍城。
此外,填充于槽體1內的混合基料2的分量是任意的,但最好與槽壁11的上沿齊平或者高于槽壁11,既保證作物的生長,又便于管理和采摘。槽體1的左側壁與右側壁之間的距離可以是30cm、35cm或者40cm,也可以是其余寬度;其高度則可以為30cm或者40cm,也可以是其余高度;其長度則根據實際種植情況而定,可以設置為5m,10m,20m,或者50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957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