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95403.4 | 申請日: | 201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407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偉;杜鴻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志偉 |
| 主分類號: | G01N29/04 | 分類號: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7100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面 墻面 質量 電子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面墻面鋪裝質量檢測車,特別是涉及設有電子拾音器、喇叭;可自動敲擊地面、墻面,質檢人員可從喇叭中偵聽其放大后的異常聲音,適用于現場有雜音情況下使用的一種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
背景技術
目前,在工業與民用建筑領域,地面、墻面大多采用石材、瓷磚、人造面料等面磚進行鋪裝;在施工中地面磚如有粘貼不實、空洞,就會形成空鼓;空鼓內的空氣熱脹冷縮,會使地面磚脹裂、變形或脫落。地面磚形成空鼓的原因很多,如在鋪裝時使用的砂漿不飽滿,未輕輕敲打擠壓密實,瓷磚鋪貼前未浸水或浸泡不足,墻體基層抹灰未按要求進行處理,基層垃圾未清理干凈等情況都可能引起空鼓現象。所以,地面、墻面鋪裝后,檢測其施工質量,是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由于地面、墻面磚下面的施工質量肉眼無法看到,目前一般的檢測方法是手持小錘逐個、逐塊敲擊聽聲音,去發現有空鼓、不實的聲音;但手持小錘的檢查方法,耗時、費力、工效低下,現場又有雜音的影響;因此,研究其更好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的質量和水平,是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部門的科技工作者不斷探討、科研的課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為了解決其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其設有電子拾音器、喇叭、敲桿、敲錘;質檢人員只需在要檢測的地面、墻面上緩緩往前推動本檢測車,其敲錘可自動敲擊地面、墻面,質檢人員即可從喇叭中偵聽其放大后的異常聲音,適用于現場有雜音情況下使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包括無底板車體、行走輪、推桿;其特征在于:無底板車體倆側面前固定有前軸承,倆前軸承內有前輪軸,無底板車體內的前輪軸兩端固定有行走輪;無底板車體倆側面后固定有后軸承,倆后軸承內有后輪軸,無底板車體內的后輪軸兩端固定有行走輪,其倆行走輪之間的后輪軸上固定有齒輪;齒輪的齒間前面有敲桿,敲桿前面的弧形段下端有敲錘,敲桿有支點上的敲桿軸承,敲桿軸承內有通過螺帽固定在無底板車體倆側面上的敲桿軸;敲桿后端前上面固定有下環,下環連接拉簧下端,拉簧上端連接上環,上環固定在拉簧桿上,拉簧桿兩端固定在無底板車體倆側面上;敲桿軸承前面的敲桿下面有通過螺帽固定在無底板車體倆側面上的下限位桿;敲錘后上方有橫桿,橫桿兩端固定在無底板車體倆側面上,敲錘側上方的橫桿上設有圓筒,圓筒外有圓弧護片通過螺絲釘固定在橫桿側面,圓筒下面有喇叭口,圓筒內設有電子拾音器;推桿下端固定在無底板車體的后側面上,推桿上端有手柄,手柄前面固定有音箱、電池盒,電池盒有門,門內有電池,音箱上面有釋音口、電壓指示燈、工作指示燈、電源開關,釋音口下面的音箱內有喇叭;電子拾音器內置的音頻放大器有導線連接音箱內的喇叭和電源開關,電源開關有導線連接電壓指示燈、工作指示燈和電池;上端在齒輪齒間的防倒卡有其下面的防倒卡軸,防倒卡軸兩端固定在后側面上的凹槽的上口,防倒卡軸外面有扭簧,扭簧的扭簧上鉤卡在防倒卡上側面,扭簧的扭簧下鉤鉤在固定桿上,固定桿的一端固定在凹槽的側面上。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電子拾音器采用定向防水拾音器,其內置有的音頻放大器。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拉簧是為了在檢測墻面時,敲錘無重力敲擊墻面時而設計的。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防倒卡是為了防止倒行時,齒輪倒轉而損壞敲桿而設計的。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敲桿其前面的弧形段,是為了使敲錘敲擊地面時,其弧形段可受力變形,有彈力,且不損傷地面而設計的。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下限位桿,是為了在車輪離開地面時,限制敲錘過度下落,防止損壞敲桿而設計的。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行走輪最好用橡膠、橡塑等有彈性、柔軟的材料制造,盡量減少其車輪與地面的摩擦雜音,以便更好的聽清空鼓的聲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摩擦力,不使走輪打滑而至敲錘走空。
本地面墻面鋪裝質量電子檢測車,所述圓筒下面設有的喇叭口是為了更好的收集其敲錘敲擊的聲音,而屏蔽周圍其它噪音而設計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志偉,未經李志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954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