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泥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87777.1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102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正粵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24 | 分類號: | 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深研專利事務所44229 | 代理人: | 朱林輝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泥 標準 恒溫 養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測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泥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
背景技術
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其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混凝土澆搗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在施工現場和水泥試驗室中,水泥混凝土恒溫恒濕養護箱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試驗設備,成型試件以后都需要對其進行不同時長的養生。在現有的試驗過程中,需要人工每隔一段時間為養護箱加水,以防養護箱內濕度達不到要求水平,從而對試件的養護產生較大影響;同時,避免水箱干燒,對試驗設備造成損傷。加水過程需要將水箱整體取下,加滿水以后再安放到養護箱上,過程中稍有不慎,極易損壞水箱下方的出水口,并且整個過程比較耗費體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工作效率高且結構緊湊的水泥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水泥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包括箱體,所述的箱體分左右兩邊,所述的左邊設有操作區,所述的操作區包括有顯示屏和操作按鍵,所述的顯示屏在操作按鍵的上面,所述的操作區下面設有加熱管,所述的加熱管右側設有風扇,所述的加熱管通過固定卡固定在箱體上,所述的加熱管下面設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下設有水泵,所述的水泵與水管相連,所述的水管連接箱體的右邊;所述的箱體右側頂端設有換氣扇,所述的換氣扇下設有4個養護箱,所述的每個養護箱上均設有帶有電磁閥和霧化器的噴頭,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內均設有隔柵,所述的養護箱設有拉門,所述的拉門通過滑塊設在滑道內,所述的拉門上設有觀察窗和拉手。
所述的水泵通過水管與電磁閥相連,所述的電磁閥設在霧化器與水泵之間。
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內均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通過電線與操作區內的電路板相連。
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均相通。
所述的加熱管右側風扇相對的加熱管另一側設有進風口。
所述的箱體底端設有4個萬向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電磁閥可以控制在有水泥塊需要養護的養護箱內通水,通過霧化器進行加濕,加熱管則可以控制養護箱內的溫度,這些都可以通過操作區的操作按鍵控制,通過顯示屏顯示出來,更加的直觀、便利,方便操作等;而在拉門上設有觀察窗則可以在不打開拉門的前提下觀察到水泥塊的狀態,方便快捷;且設有多個養護箱則可以分批次分開養護,方便且互不干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參照附圖,一種水泥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包括箱體17,所述的箱體17 分左右兩邊,所述的左邊設有操作區,所述的操作區包括有顯示屏2和操作按鍵3,所述的顯示屏2在操作按鍵3的上面,所述的操作區下面設有加熱管5,所述的加熱管5右側設有風扇4,所述的加熱管5通過固定卡6固定在箱體17上,所述的加熱管5下面設有水箱7,所述的水箱7下設有水泵8,所述的水泵8與水管1相連,所述的水管1連接箱體17的右邊;所述的箱體 17右側頂端設有換氣扇12,所述的換氣扇12下設有4個養護箱,所述的每個養護箱上均設有帶有電磁閥9和霧化器10的噴頭16,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內均設有隔柵,所述的養護箱設有拉門14,所述的拉門14通過滑塊設在滑道11內,所述的拉門14上設有觀察窗和拉手15。
所述的水泵8通過水管1與電磁閥9相連,所述的電磁閥9設在霧化器 10與水泵8之間。
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內均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通過電線與操作區內的電路板相連。
所述的每個養護箱均相通。
所述的加熱管5右側風扇4相對的加熱管5另一側設有進風口。
所述的箱體17底端設有4個萬向輪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正粵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正粵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877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