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鑄造車輪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87313.0 | 申請日: | 2017-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6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慶;徐獻義;李昌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鋁業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8 | 分類號: | B22C9/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鑄造 車輪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能提高車輪鑄件成形精度的低壓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在車輪鑄造生產過程中,整個模具系統的配合精度對最終鑄件的成形是至關重要的,其要求頂、底、邊模各部件在運行過程中要十分順暢并保證絕對的同心度,相互間不能存在偏斜、轉動以及錯模等現象,否則便會在配合部位出現縫隙,導致合模不嚴而出現飛邊、毛刺甚至跑鋁的危險;另外,還可能會造成鑄件成形精度不良,影響最終成品的平衡性以及因加工量不足而形成的尺寸廢品,使成品率大幅降低,也相應的提高了生產成本。可見,優良的模具配合結構對車輪的成形質量及生產現場的連貫性是十分關鍵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設計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鑄造車輪模具,該結構有效的防止了模具間可能存在的偏斜、轉動現象,提高了對中精度,對改善鑄件成形質量,消除尺寸廢品,提高生產效率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的鑄造車輪模具結構,包括底模、邊模、頂模、鑲件、螺栓。
在頂模的上表面內輪緣位置設置長方形凹槽,共計4處,分布在X/Y軸線方向;4塊長方形鑲件安裝在頂模凹槽中;鑲塊選用耐磨性好的40Cr材料制作,提高使用壽命;在4塊邊模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分別加工長方形腔體,與頂模凹槽位置對應;當開始一個工藝過程時,邊模在油缸的推動下先完成X/Y向合模,然后頂模再下行到位與邊模配合,4個頂模鑲件便相應的插入到邊模的腔體內,并完成最終的模具精準配合,保證了鑄造過程的順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了新型的頂模、邊模插銷式配合結構,消除了模具間發生轉動、錯模、偏斜等風險,實現了模具間更加精確的定位,提高了鑄件的成形精度,平衡及尺寸廢品有了大幅度的減少;鑲塊可制作成標準件,便于現場的管理,也提高了模具維修的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改進的模具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改進的模具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中:1-底模,2-邊模,21-腔體,3-頂模,31-凹槽,4-鑲件,5-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公開了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的鑄造車輪模具,包括底模1、邊模2、頂模3、鑲件4和螺栓5。
在頂模3的上表面內輪緣位置設置長方形凹槽31,共計四處,分布在X/Y軸線方向;凹槽31寬20-30mm,深10-20mm;四塊長方形鑲件4寬、高尺寸與凹槽31一致,長度增大至20-30mm,并用2個M8的螺栓5安裝在頂模凹槽31中;鑲件4選用耐磨性好的40Cr材料制作,以提高使用壽命;在四塊邊模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分別加工長方形腔體21,寬度與頂模凹槽4一致,深度要增大5-10mm,長度增大2-5mm,位置與之相對應;鑲件4與腔體21的側面貼合,確保了X/Y向的約束,而底面及前端面則設計為間隙配合,留有一定的余量,防止模具合模不到位;當開始一個工藝過程后,邊模在油缸的推動下先完成X/Y向合模,然后頂模再下行到位與邊模配合,四個頂模鑲件便相應的插入到邊模的頂面腔體內,并完成最終的模具配合;該設計保證了頂模、邊模之間的相對位置,確保了良好的同心度,消除了模具間可能出現的偏斜、錯模等風險,保障了鑄件的成形精度,平衡及尺寸廢品有了大幅度的減少,降低了生產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鋁業控股有限公司,未經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鋁業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873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形厚大鑄件的澆注模具
- 下一篇:一種惡意程序檢測的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