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鋰鹽勻速精準加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86605.2 | 申請日: | 2017-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63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天祥;李興濤;侯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興鋰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6 | 分類號: | B01F7/16;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王學勇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勻速 精準 加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制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制備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時添加鋰鹽的勻速精準加料裝置。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現代數碼產品中應用最廣泛的電池,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鋰離子電池的質量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在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電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因而保證電解液的質量至關重要,在電解液生產制備過程中,加鋰鹽環節又是整個生產過程中最容易影響電解液品質的控制點,現有的加鋰鹽裝置采用鋰鹽桶連接法蘭與反應釜連接法蘭對接的方式加鹽,存在鋰鹽的加入量不夠精確,鋰鹽添加速度不均勻等問題,影響電解液的精確配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鋰鹽添加速度均勻、添加量精確的鋰鹽勻速精準加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鋰鹽勻速精準加料裝置,包括支撐底座、鋰鹽桶和混合釜,所述鋰鹽桶放置在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底座下放置有電子秤,所述鋰鹽桶內設有儲料室,所述儲料室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過進料管路依次連接第一閥門、法蘭、攪拌系統、第一快裝接頭、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混合釜,所述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之間的進料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一進氣管和排氣管,所述第一進氣管連接充氮氣裝置,所述排氣管連接真空泵,所述第一進氣管上引出連接第二進氣管,第二進氣管的出口端通過第二快裝接頭連接攪拌系統,所述混合釜的高度低于支撐底座。
優選的,所述電子秤上設有數字顯示表盤,數字顯示表盤的高度為1m-1.6m。
優選的,所述鋰鹽桶上端邊緣均勻設有若干條吊繩,所述吊繩長度相同,吊繩另一端結成吊扣。
優選的,所述進料管路為金屬軟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進氣管上設有第四閥門。
優選的,所述第二進氣管上設有第五閥門。
優選的,所述排氣管上設有第六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加料裝置,加料桶放置在支撐底座上,支撐底座下設有電子秤,通過電子秤數字顯示表盤上的讀數可以快速獲取鋰鹽加入到混合釜中的量,有利于精確控制電解液中的鋰鹽加入量,鋰鹽的進料管路上設有攪拌系統,能夠通過攪拌有效解決鋰鹽結塊問題,有利于鋰鹽在進料管路里的連續均勻加料,真空泵的設置抽取進料管路和混合釜內的氣體,形成負壓,有利于鋰鹽桶內的鋰鹽順利進入進料管路,保證鋰鹽加料順暢,鋰鹽加完后,充氮氣裝置接通第二快裝接頭,對攪拌系統和整個進料管路進行吹掃,加料系統無殘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鋰鹽勻速精準加料裝置,包括支撐底座16、鋰鹽桶1和混合釜14,所述鋰鹽桶1放置在支撐底座16上,所述支撐底座16下放置有電子秤17,所述鋰鹽桶1內設有儲料室2,所述儲料室2底部設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通過進料管路18依次連接第一閥門4、法蘭5、攪拌系統6、第一快裝接頭7、第二閥門8、第三閥門15和混合釜14,所述第二閥門8和第三閥門15之間的進料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一進氣管20和排氣管21,所述第一進氣管20連接充氮氣裝置9,所述排氣管21連接真空泵12,所述第一進氣管20上引出連接第二進氣管22,第二進氣管22通過第二快裝接頭10連接攪拌系統6,所述混合釜14的高度低于支撐底座16。
所述電子秤17上設有數字顯示表盤1701,數字顯示表盤1701的高度為1m-1.6m。
所述鋰鹽桶1上端邊緣均勻設有若干條吊繩19,所述吊繩長度相同,吊繩另一端結成吊扣。
所述進料管路18為金屬軟管。
所述第一進氣管20上設有第四閥門11。
所述第二進氣管22上設有第五閥門23。
所述排氣管21上設有第六閥門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興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興鋰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866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