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漏電保護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81431.0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270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支朝乾;淦云建;王春娟;余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08 | 分類號: | H01H7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萬秀娟 |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漏電 保護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斷路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漏電保護模塊。
背景技術
斷路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電力設備,其應用范圍非常廣,隨著人們對用電安全越來越重視,以斷路器為核心的外圍功能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漏電保護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現有的漏電保護器俗稱漏電開關,是用于在電路或電器絕緣受損發生對地短路時防人身觸電和電氣火災的保護電器,一般安裝于每戶配電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樓總配電箱的電源進線上,后者專用于防電氣火災。現在將其轉移到斷路器上已經成為一種產品,但是這樣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現有的漏電保護斷路器,一旦漏電線圈(漏電檢測部分)失效,則需要整體更換斷路器,從而造成浪費。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化的,可實現更換的漏電保護模塊。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一種漏電保護模塊,其中,所述漏電保護模塊包括殼體,所述殼體設置有進線孔,所述殼體內還包括零序互感器、護罩蓋、隔板、護罩蓋和隔板之間形成的空腔以及接線框,所述隔板外側安裝有接線框,所述零序互感器安裝在空腔內,所述零序互感器內有接線板穿過,所述殼體內還設置有用于檢測漏電信號的線路板,所述線路板安裝在護罩蓋上,所述線路板設置有管腳,所述管腳延伸至外罩蓋外。
所述護罩蓋和隔板都開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供接線板通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對漏電保護功能實現了模塊化,通過接線板實現與斷路器的連接,通過線路板管腳與重合閘機構的連接,并且在漏電保護模塊失效時,可以實現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斷路器本體結合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另外一個視角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與斷路器本體以及重合閘機構結合后的立體示意圖,所述的漏電保護模塊與斷路器本體1以及重合閘機構2結合,整體體現了一個帶漏電保護的重合閘斷路器。
如圖1-4所示,漏電保護模塊包括殼體3,殼體3設置有進線孔31,進線孔31與斷路器本體1的接線端子相對應,殼體3內還包括零序互感器33、護罩蓋34、隔板32、護罩蓋34和隔板32之間形成的空腔以及接線框36,隔板32外側安裝有接線框36,零序互感器33安裝在空腔內,零序互感器33內有接線板35穿過,接線板35的一端延伸至殼體上的進線孔31內,另外一端會與斷路器本體1相連接,設置殼體3內還設置有用于檢測漏電信號的線路板341,線路板341安裝在護罩蓋34上,線路板341上設置有N極引線38和L極引線37,N級引線38和L級引線37會與斷路器本體1相連接,線路板341設置有管腳342,管腳342延伸至外罩蓋34外,用于跟重合閘機構2的電連接,護罩蓋34和隔板32都開有方形孔321,方形孔321供接線板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對漏電保護功能實現了模塊化,并且在漏電保護模塊失效時,可以實現更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814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臥式斷路器連接用導體
- 下一篇:萬能式斷路器的操作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