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凈化顯示屏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80596.6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8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光華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G02B5/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凈化 顯示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光凈化顯示屏。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娛樂更多地依靠人機互動,2016年1月工信部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超13億。在科技讓生活高效便利的同時,也在對視覺健康造成危害,在我們的身邊,特別是兒童的視覺健康比以往更不樂觀。
顯示屏實際是一個光源,長時間注視顯示屏會導致視覺疲勞、眼部不適,嚴重情況下會出現眼部疾病。VR、AR虛擬現實顯示技術的發展,人眼與光源的關系又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當今護眼技術的主流是防藍光技術,蘋果手機顯示屏已經采用防藍光技術來減輕顯示屏光源對眼睛的傷害。
如CN205992103U公開了一種顯示器及其防藍光薄膜結構,包括顯示器、顯示屏和防藍光膜,所述防藍光膜通過AF涂層粘貼在顯示屏表面,所述顯示屏安裝在顯示器表面,所述防藍光膜最外層設置有硬化結晶防磨損表層,所述硬化結晶防磨損表層內側設置有第二防藍光過濾層,所述第二防藍光過濾層內側設置有防炫目啞光層,所述防炫目啞光層內側設置有保護膜層,所述保護膜層內側設置有第一防藍光過濾層,所述第一防藍光過濾層內側設置有多層納米累積層,所述多層納米累積層內側設置有靜電硅離子貼合層,所述靜電硅離子貼合層位于最內層。
但是防藍光技術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可見光是電磁波中人眼能解析的部分,波長從400-780納米或者380-780納米。藍光指的是波長400-500納米的光線,防藍光是將光線之中400-500納米的部分削減一部分,來達到護眼的目的。在可見光之中,藍光的波長比較短,接近紫外線,所以其影響和紫外線相似,屬于穿透效應,易導致眼底出現黃斑區變性的癥狀。防藍光技術減少了光波之中短波光線對人眼造成的危害,但解決不了長波光線對眼睛的危害。
1666年物理學家牛頓用棱鏡將太陽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1800年,物理學家赫胥爾用實驗來測試不同色光的熱效應時發現藍光的熱效應不明顯,而紅光有非常明顯的熱效應,并且在紅光之外還有更強的熱效應,因此發現了紅外線。所以,在可見光之中隨著波長的增加,光的熱效應也在增加。人眼雖然具有自動散熱功能,但長時間觀看顯示屏,容易造成眼球中熱量積累,出現眼睛不舒適及其它癥狀。
要解決眼睛長時間觀看顯示屏出現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短波光線的穿透效應和長波光線的熱效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之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護眼功能更全面、顯示效果更清晰、防視疲勞功能更強的光凈化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凈化顯示屏,包括顯示層、濾光層以及面板,所述濾光層為可以過濾紫外線、藍光以及近紅外線的薄膜,所述薄膜包括載體以及阻隔有害光線涂層。
優選的是,所述阻隔有害光線涂層為含有阻隔藍光、紫外線和近紅外線色粉的涂料或膠。
優選的是,所述阻隔有害光線涂層包括防藍光涂層、防紫外線涂層以及防近紅外線涂層。
優選的是,所述防藍光涂層、防紫外線涂層以及防近紅外線涂層分別為含有阻隔藍光、阻隔紫外線、阻隔近紅外線色粉的涂料或膠。
優選的是,所述薄膜為波長200-400納米的紫外線阻隔率大于99%、波長為400-500納米的藍光阻隔率大于20%、波長為780-2000納米的近紅外線阻隔率大于70%的薄膜。
優選的是,所述載體為石墨烯膜、光學塑料或光學玻璃。
優選的是,所述顯示層、面板以及濾光層依次排列,濾光層外設有保護層。
優選的是,所述保護層為石墨烯膜、光學玻璃或者光學塑料。
優選的是,所述濾光層位于顯示層和面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護眼功能更全面。采用具有光凈化功能的顯示屏,不但能減少短波光線對人眼的不良影響,還能減少長波光線的熱效應對人眼的傷害,能大量減少光線的熱效應,使人眼的散熱處于優勢,眼球中熱量不易積累,眼睛更舒適。
2、達到超清晰顯示的效果。在絕對零度(-273攝氏度)的物體都會發射紅外線,所以紅外線廣泛存在于環境中,但紅外線是人眼不能解析的光線,對于人眼來說紅外線是一種干擾波。具有光凈化功能的顯示屏,通過濾波,大幅度地減少了視覺的干擾信號,眼睛接受到的是高清的視覺信號,所以人眼可以看得超清晰的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光華,未經楊光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805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旋轉機立式外殼
- 下一篇:一種智能展臺互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