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魚類誘導捕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77002.6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405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杜孝田;羅潔;孫翰昌;樊汶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9/02 | 分類號: | A01K6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陶俊潔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類 誘導 捕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捕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魚類誘導捕撈裝置。
背景技術
漁網在漁民生活中是一種重要的漁具,可以捕捉魚類、螃蟹、泥鰍、黃鱔等、漁網多種多樣,但是往往需要人或機器拉動漁網才能捕魚,此類捕撈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且漁網容易刮傷魚體鱗片,尤其對魚苗或者小魚的損傷就更為明顯,這些損傷直接影響了魚苗或成魚出售時的價格,又容易損傷魚苗破壞生態平衡。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魚類誘導捕撈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魚類誘導捕撈裝置,包括捕撈箱,所述捕撈箱側壁上有進魚口,所述進魚口呈向外擴張的喇叭口狀,所述捕撈箱內側壁上設置有投料槽,所述投料槽位于進魚口下方,捕撈箱內的底板上連接有若干個豎向的隔板,相鄰隔板之間形成魚苗容納腔,捕撈箱的底板上有將魚苗容納腔與外界貫通的逃生孔,所述逃生孔的孔徑小于進魚口小圓端的孔徑,所述捕撈箱下方連接有將捕撈箱架空的支撐架,所述捕撈箱上方有設置有出魚孔,出魚孔上蓋有端蓋。
以上結構,可從出魚孔內將魚飼料投入到捕撈箱內,投料槽用于存放飼料,進魚口為喇叭狀,將魚類從大端口引導至小端口進入到捕撈箱內,由于飼料基本都在進魚口下方的投料槽內,魚類向下方游去遠離進魚口,此時由于進魚口小圓端較小,魚類難以找到出口,被困在捕撈箱中,苗容納腔可供小魚苗藏身,避免被大魚吃掉,小魚苗也可從逃生孔逃離捕撈箱,支撐架將捕撈箱架空隔離地面,避免逃生孔被堵。
較佳的,所述進魚口內端連接有進魚通道,所述進魚通道懸在捕撈箱內側壁上。此結構進一步增大魚類尋找出口的難度。
較佳的,所述進魚口側壁上連接擋板,所述擋板與進魚口內側壁之間形成容納槽。進魚口處也可存放飼料,誘導更多的魚類靠近捕撈箱,增大誘捕的幾率。
較佳的,所述端蓋外側固接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套有拉繩。通過拉繩可將捕撈箱放置在較深的水域內。
較佳的,所述捕撈箱頂部有浮力箱,所述浮力箱內有氣囊,所述氣囊通過輸氣管與外設相連。當捕撈箱過大或者內困得魚類過多難以將捕撈箱拉出水面,可向氣囊內充氣,通過浮力輔助捕撈箱向上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喇叭狀的進魚口,易于引導魚類進入捕撈箱;投料槽位于進魚口下方,引導魚類遠離進魚口,增大魚類尋找出口的難度,增大捕撈幾率;魚苗容納腔和逃生孔可協助小魚苗藏身或者逃離,有利于生態平衡;進魚口處可存放飼料,誘導更多的魚類靠近捕撈箱,增大誘捕的幾率;進魚通道懸在捕撈箱內側壁上,進一步增大魚類尋找出口的難度,增大捕撈幾率;將捕撈箱提出水面時,氣囊可通過浮力輔助捕撈箱向上移動,節省人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標號如下:
捕撈箱1、進魚口2、投料槽3、隔板4、魚苗容納腔5、逃生孔6、支撐架7、進魚通道8、擋板9、容納槽10、端蓋11、連接環12、拉繩13、浮力箱14、氣囊15、輸氣管16。
如圖1所示,所述捕撈箱1上方有設置有出魚孔,出魚孔上蓋有端蓋11,端蓋11與出魚孔內側壁通過螺紋連接,將端蓋11旋在出魚孔內,端蓋11的外側中心處通過焊接連接有連接環12,所述連接環12緊固有拉繩13,拉繩13的另一端伸出水面,捕撈箱1的頂部通過焊接連接有兩個浮力箱14,浮力箱14位于端蓋11的兩側,所述浮力箱14內有氣囊15,所述氣囊15上連接有輸氣管16,輸氣管16另一端可伸出水面與外部的空壓機出氣口相連,所述捕撈箱1側壁上有進魚口2,所述進魚口2呈向外擴張的喇叭口狀,所述進魚口2側壁下方通過焊接連接有擋板9,所述擋板9與進魚口2內側壁之間形成可容納魚飼料的容納槽10;所述進魚口2內端連接有進魚通道8,進魚通道8與進魚口2的小圓端面直徑相同,二者平滑過渡,所述進魚通道8像懸臂梁一樣懸在捕撈箱1內側壁上。所述捕撈箱1內側壁上設置有投料槽3,所述投料槽3位于進魚口2下方,捕撈箱1內的底板上連接有若干個豎向的隔板4,相鄰隔板4之間形成魚苗容納腔5,捕撈箱1的底板上有將魚苗容納腔5與外界貫通的逃生孔6,所述逃生孔6的孔徑小于進魚口2小圓端的孔徑,所述捕撈箱1下方連接有將捕撈箱1架空的支撐架7,本實施例中支撐架7為焊接在捕撈箱1底端兩側的兩塊支撐板,同樣也可以采用四角布置的四條支撐腿作為支撐架。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文理學院,未經重慶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70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調式蠶繭固定裝置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生物識別考勤裝置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