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人機旋翼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76599.2 | 申請日: | 201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34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左永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星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7/14 | 分類號: | B64C27/14;B64C27/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勝沃園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416 | 代理人: | 張帥 |
| 地址: | 51066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人機旋翼,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固定穩固和電機高度調節方便的無人機旋翼。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復使用多次。廣泛用于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旋翼作為旋翼式無人機的推進結構,其品質要求非常苛刻,不僅要能夠在較高的轉速下提供合適的推進力,而且又要保證高速旋轉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會造成無人機本身的損壞或無人機對其他物體的損壞。現有的無人機的螺旋槳與電機之間也不能快速拆卸,造成拆裝的困難及使用的不便;另外,現有無人機中電機的安裝高度是固定的,不能進行調節,由于電機的安裝高度會影響無人機的平衡性,從而帶來無人機的平衡性較差時不能進行調節;另外,無人機的電機通常直接固定在機臂上,使得電機在檢查或維修時難以拆卸,同時存在固定不穩固的問題。
因此,特別需要一種固定穩固和電機高度調節方便的無人機旋翼,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固定穩固和電機高度調節方便的無人機旋翼,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無人機旋翼,包括機臂、高度調節板、電機、螺旋槳,所述機臂包括連接部和固定部,所述連接部末端與固定部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部中部設置有通孔,所述固定部頂面中部設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與通孔連通設置,所述高度調節板呈十字形設置,所述高度調節板包括橫向板和縱向板,所述橫向板底部中間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縱向板頂部中間設置有第二卡槽,所述電機設置在高度調節板的上方,所述電機底部設置有電機座板,所述電機頂部設置有電機蓋板。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放置孔底面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電機座板頂面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和電機座板固定孔。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座板通過電機座板固定螺絲與高度調節板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座板固定螺絲穿過第一固定孔并與電機座板固定孔螺紋連接。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固定螺絲與電機座板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固定螺絲穿過第二固定孔并與電機固定連接。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橫向板底部左部和右部均設置有第一開槽,所述左部和右部的第一開槽沿橫向板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縱向板底部前部和后部均設置有第二開槽,所述前部和后部的第二開槽沿縱向板的中心線對稱設置。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橫向板和縱向板均呈長方體狀設置,所述橫向板和縱向板的長度和寬度相等,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為橫向板寬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卡槽的深度為縱向板寬度的一半。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螺旋槳設置在電機的旋轉軸上,所述螺旋槳底部設置有墊片,所述螺旋槳頂部設置有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底面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孔與電機的旋轉軸螺紋連接。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高度調節板,通過調節高度調節板的高度能調節電機的安裝高度,使電機的高度調節更加方便,電機的固定更加穩固,方便無人機的穩定調節,提高無人機的平衡性。
(2)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旋槳頂部設置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對螺旋槳進行鎖緊,使螺旋槳的固定更加穩固,運行穩定,螺旋槳與電機之間也能快速拆卸,拆裝及使用方便。
(3)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機通過電機固定螺絲與電機座板固定連接,電機固定螺絲穿過第二固定孔并與電機固定連接,使無人機在檢查或維修時拆卸方便,同時電機固定更加穩固。
(4)本實用新型通過高度調節板設置有第一開槽和第二開槽,減小高度調節板的重量,從而減小無人機的整體重量,使無人機更加輕巧靈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旋翼的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旋翼中機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旋翼中橫向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無人機旋翼中縱向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星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星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65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