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零件綜合檢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76364.3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9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魏忠;季川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灝昕汽車零部件制造無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9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零件 綜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具,特別涉及一種零件綜合檢具。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檢測孔的位置度尺寸普遍采用CMM(三坐標)設備檢測,CMM設備采購成本高達幾十萬至幾百萬人民幣,檢測效率低一般零件檢測需要十幾分鐘,復雜零件檢測需要三十分鐘以上,只適應于零件具體尺寸數據的獲取及產量生產過程中的少數量的抽檢,無法適用于大批量零件的100%全檢過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快速檢測零件孔的位置度尺寸的綜合檢具,能縮短檢測時間,實現全檢出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述零件綜合檢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支撐立板、氣缸支撐座、通止規C和若干塞規擺放支架,所述塞規擺放支架上設有通止規,所述支撐立板底層兩側分別設有孔位置度檢測針B和孔位置度檢測針C,支撐立板中層兩側設有向下的孔,孔內分別設有定位銷A 和定位銷B,定位銷A和定位銷B 與孔底之間設有彈簧,定位銷A 一側支撐立板上設有孔位置度檢測針A,定位銷B一側設有孔位置檢測棒,支撐立板上層定位銷B 一側設有同軸度檢測棒;所述氣缸支撐座位于支撐立板下方,其上設有氣缸,氣缸上端連接氣缸壓頭,氣缸壓頭與支撐立板中、底層相對。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下設有支撐柱。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兩側設有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為4個。
本實用新型在底板上設置多個通止規檢測零件孔徑大小,在支撐立板上設置孔位置度和同軸度檢測裝置,利用氣缸推動壓緊檢測零件,檢測零件位置尺寸和同軸度。與現有技術相比,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及維護,可以快速對零件檢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中A-A面剖視圖。
圖4為圖1中B-B面剖視圖。
圖中:1、底板;2、手柄;3、通止規A;4、通止規B ;5、厚度通止規;6、通止規C ;7、氣缸;8、氣缸支撐座;9、通止規D ;10、汽缸壓頭;11、孔位置度檢測針A ;12、零件;13、支撐立板;14、孔位置度檢測針B ;15、孔位置度檢測針C ;16、孔位置檢測棒;17、同軸度檢測棒; 18、通止規 F;19、塞規擺放支架;20、通止規 E ;21、定位銷A ;22、定位銷B;23、孔;24、彈簧;25、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零件綜合檢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設有支撐立板13、氣缸支撐座8、通止規C6和若干塞規擺放支架19,塞規擺放支架19上設有通止規,支撐立板13和氣缸支撐座8位于底板1左側。通止規的規格和位置可以根據檢測零件相應調整,在本實施例中,氣缸支撐座8左側塞規擺放支架19上設有通止規D 9,底板右側設有三排兩列塞規擺放支架19,其上依次設有通止規F18、通止規 E20、通止規A3、通止規B 4和厚度通止規5,支撐立板13兩側還設有兩個空置的塞規擺放支架19,通止規C6位于底板右下角。氣缸支撐座8位于支撐立板13下方,其上設有氣缸7,氣缸7上端連接氣缸壓頭10,氣缸壓頭10與支撐立板13中、底層相對。底板1兩側設有手柄2,手柄2為4個,方便使用過程中搬運。
如圖2-4所示:支撐立板13底層兩側分別設有孔位置度檢測針B14和孔位置度檢測針C15,支撐立板13中層兩側設有向下的孔23,孔23內分別設有定位銷A21和定位銷B22,定位銷A21和定位銷B22與孔23底面之間設有彈簧24,定位銷A21一側支撐立板13上設有孔位置度檢測針A11,定位銷B22一側設有孔位置檢測棒16,支撐立板13上層定位銷B22一側設有同軸度檢測棒17。底板1下設有支撐柱25,支撐柱25為4個,分別位于底板1四個角,方便檢具擺放。
使用本實用新型零件綜合檢具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使用通止規A3、通止規B4、通止規C6、通止規D9、通止規F18、通止規E20檢測零件12孔徑大小。
步驟二;使用厚度通止規5檢測零件12厚度尺寸。
步驟三:零件12裝入檢具中使用定位銷A 21、定位銷B22定位,開啟氣缸 7,氣缸 7推動氣缸壓頭 10壓緊固定零件12。
步驟四:依次使用孔位置度檢測針A 11、孔位置度檢測針B14、孔位置度檢測針C15插入零件12,檢測位置尺寸。
步驟五:孔位置檢測棒16和同軸度檢測棒17同時插入零件12,檢測孔的位置度與臺階孔的同軸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灝昕汽車零部件制造無錫有限公司,未經灝昕汽車零部件制造無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63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