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橈動脈壓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74945.3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45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韜;朱荔;王一村;汪奇;郭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35 | 分類號: | 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董武洲 |
| 地址: | 10085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血氣囊 環狀結構 壓迫裝置 橈動脈 本實用新型 充氣機構 放氣機構 觀測機構 條狀本體 出血 血液 壓迫力 泄壓 加壓 觀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橈動脈壓迫裝置,包括條狀本體,所述條狀本體可兩端相連成環狀結構,所述環狀結構的內側設置有止血氣囊,所述止血氣囊連接有充氣機構,所述環狀結構上還設置有血液觀測機構,所述止血氣囊連接有放氣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橈動脈壓迫裝置,通過血液觀測機構觀察是否出血,并根據是否出血的結果來通過充氣機構和放氣機構來對止血氣囊進行加壓和泄壓,如此獲取最為合適的壓迫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橈動脈壓迫裝置。
背景技術
橈動脈手術后部分患者需要對橈動脈進行壓迫以防止出血,同時為了保證橈動脈的正常供血,需要每兩個小時松開橈動脈一定的壓力,以給患者的手部以充分供血。
現有技術中橈動脈的壓迫包括手動壓迫和自動壓迫,手動壓迫為患者手指直接或者間接通過一壓迫件壓迫橈動脈的出血點;自動壓迫為一手環戴于患者的手臂上,手環上設置有壓迫件以壓迫橈動脈。
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手動壓迫較為費力,且難以掌握施力的大小,自動壓迫的手環難以獲取較為合適的壓迫力,為了保證不出血,患者大多盡量多施加一些力,但是較大的壓迫力患者導致缺血及回流障礙水腫。另外,現有技術中的壓迫方法均沒有壓迫失敗時血液流出的檢測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橈動脈壓迫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橈動脈壓迫裝置,包括條狀本體,所述條狀本體可兩端相連成環狀結構,所述環狀結構的內側設置有止血氣囊,所述止血氣囊連接有充氣機構,所述環狀結構上還設置有血液觀測機構,所述止血氣囊連接有放氣機構。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血液觀測機構為液體檢測傳感器。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放氣機構為自動閥門。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血液觀測機構為設置于所述條狀本體上環狀觀察口,所述環狀觀察口環繞所述止血氣囊。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環狀觀察口為設置于所述條狀本體上的環狀透明部。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充氣機構包括彈性橡膠充氣囊,所述彈性橡膠充氣囊上設置有進氣管道和排氣管道,所述彈性橡膠充氣囊上通過所述排氣管道與所述止血氣囊連通;
所述進氣管道和排氣管道內均設置有單向氣閥,所述進氣管道內的單向氣閥的流通方向為所述彈性橡膠充氣囊的外側流向內側,所述排氣管道內的單向氣閥的流通方向為所述彈性橡膠充氣囊流向所述止血氣囊。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放氣機構為手動調節機構。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手動調節機構包括放氣管和螺接于所述氣管上的套管,所述放氣管與所述止血氣囊連通,所述套管的軸向位置設置有塞柱,在所述套管的螺接行程上,所述塞柱與所述放氣管的管孔具有封閉位置和打開位置。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塞柱與所述放氣管的管孔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彈性部。
上述的橈動脈壓迫裝置,所述塞柱的端部為圓錐部,所述放氣管的管孔上設置錐形段,所述圓錐部與所述錐形段相卡合。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橈動脈壓迫裝置,通過血液觀測機構觀察是否出血,并根據是否出血的結果來通過充氣機構和放氣機構來對止血氣囊進行加壓和泄壓,如此獲取最為合適的壓迫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49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