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71367.8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23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陳俊明;徐冬青;宋常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19/12 | 分類號: | 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曉明 |
| 地址: | 2331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合成 光反應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反應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是以透明的玻璃器皿作為反應容器,在玻璃器皿外直接加設光照射進行光反應。由于這種實驗裝置中的玻璃器皿接受光照射面積小,且不夠均勻,因此只適用于微量物料的反應,無法適用于大量物料的反應。為了增大反應物接受光照的面積,并提高光照的均勻度,公告號為CN 201267763,公告日為2009年7月8日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儀器,包括反應裝置、反應液循環光照裝置和空氣加熱裝置,反應裝置包括玻璃材質的反應罐,反應液循環光照裝置包括蛇形彎管,蛇形彎管的兩端與反應罐的上下端連接形成循環回路,蛇形彎管中間插設光照燈,蛇形彎管外設保溫套,保溫套與空氣加熱裝置連接,反應液在蛇形彎管中接受光照射和金屬材質的保溫套內壁光照射。該實驗儀器雖然增大了反應液接受光照射的面積,但其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結構復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包括外筒和內筒,內筒套裝于外筒內,內筒的上端、下端分別與外筒的上端、下端連接形成環形、封閉的反應器,內筒的上端與下端貫通形成中心孔,中心孔內設有照明燈管,反應器的上方設有支架,照明燈管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反應器的上端設有冷凝器,反應器的下端設有轉盤,轉盤與旋轉機構連接,反應器內設有攪拌棒,反應器上設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別設有堵蓋,反應器外設有金屬罩。
優選地,上述攪拌棒設置在反應器的底部,攪拌棒上設有攪拌齒。
優選地,上述入料口設置在反應器的上端,出料口設置在反應器的下端。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反應器為環形,反應器的中心孔內設置照明燈管,反應器外設有金屬罩,物料在反應器內接受照明燈管的光照射和金屬罩的光反射,同時,反應器在旋轉機構作用下旋轉,使反應器內的物料達到攪動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不僅增大了反應液接受光照射的面積和時間,而且具有攪拌的功能,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筒,2.內筒,3.中心孔,4.轉盤,5.旋轉機構,6.支架,7.照明燈管,8.攪拌棒,9.金屬罩,10.冷凝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參見圖1和圖2,包括外筒1和內筒2,內筒2套裝于外筒1內,內筒2的上端、下端分別與外筒1的上端、下端連接形成環形、封閉的反應器,內筒2的上端與下端貫通形成中心孔3,中心孔3內設有照明燈管7,反應器的下端設有轉盤4,轉盤4與旋轉機構5連接,反應器的上方設有支架6,照明燈管7的上端固定在支架6上,反應器內設有攪拌棒8,攪拌棒8上設有攪拌齒;反應器的上端設有冷凝器10,反應器上還設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別設有堵蓋,反應器外設有金屬罩9。
為了操作方便,優選入料口設置在反應器的上端,出料口設置在反應器的下端。
為了提高攪拌效果,優選攪拌棒8設置在反應器的底部,攪拌棒8上設有攪拌齒。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反應器為環形,反應器的中心孔內設置照明燈管,感應器外設有金屬罩,物料在反應器內接受照明燈管的光照射和金屬罩的光反射,同時,反應器在旋轉機構作用下旋轉,使反應器內的物料達到攪動的效果,設置在反應器內的攪拌棒增強了物料攪動的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機合成光反應實驗裝置,不僅增大了反應液接受光照射的面積和時間,而且具有攪拌的功能,省略了現有技術中的循環裝置,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使用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13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