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胃腸負壓吸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65143.6 | 申請日: | 2017-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455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彪;常子軍;劉美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志彪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龍江省哈爾***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蓋 吸引瓶 壓力表 負壓吸引裝置 本實用新型 固定裝置 凸起 可避免交叉感染 抽氣接口 頂端設置 工作效率 吸入接口 液體回流 單向閥 固定扣 可更換 刻度線 排出液 吸引袋 引流袋 觀察 底端 卡塊 醫護 污染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胃腸負壓吸引裝置,包括吸引瓶,所述吸引瓶的頂端兩側分別設置有凸起,所述吸引瓶的頂端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通過固定扣和卡塊與吸引瓶上的凸起相連,所述密封蓋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相對稱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與吸引袋相連,所述密封蓋的頂端依左向右分別設置有吸入接口、壓力表和抽氣接口;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設置有可更換的引流袋,方便清理,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設置有壓力表,方便觀察壓力值,單向閥的設置,可防止液體回流污染給壓器,設置有刻度線,方便觀察排出液的容量,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胃腸負壓吸引裝置。
背景技術
在胃腸手術中,經常在手術切口內放置引流管,將手術腔內的積血積液和滲出的液體通過引流管引出體外。現有負壓吸引器存在負壓控制性能差、使用不夠方便、壓力控制性能差、存在感染風險等缺點,不能滿足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胃腸負壓吸引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胃腸負壓吸引裝置,包括吸引瓶,所述吸引瓶的頂端兩側分別設置有凸起,所述吸引瓶的頂端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通過固定扣和卡塊與吸引瓶上的凸起相連,所述密封蓋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相對稱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與吸引袋相連,所述密封蓋的頂端依左向右分別設置有吸入接口、壓力表和抽氣接口。
所述吸入接口和抽氣接口上分別設置有接口塞。
所述抽氣接口通過抽氣管與負壓器相連,所述負壓器的底端設置有進氣孔,所述抽氣管上設置有空氣過濾器。
所述吸入接口與吸入管相連,所述吸入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所述抽氣接口上設置有單向閥。
所述吸引瓶設置為透明體。
所述吸引袋上設置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設置有可更換的引流袋,方便清理,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設置有壓力表,方便觀察壓力值,單向閥的設置,可防止液體回流污染給壓器,設置有刻度線,方便觀察排出液的容量,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吸引瓶9,所述吸引瓶9的頂端兩側分別設置有凸起7,所述吸引瓶9的頂端設置有密封蓋1,所述密封蓋1通過固定扣6和卡塊16與吸引瓶9上的凸起7相連,所述密封蓋1的底端設置有兩個相對稱的固定裝置10,所述固定裝置10與吸引袋8相連,所述密封蓋1的頂端依左向右分別設置有吸入接口2、壓力表4和抽氣接口5;所述吸入接口2和抽氣接口5上分別設置有接口塞3;所述抽氣接口5通過抽氣管13與負壓器15相連,所述負壓器15的底端設置有進氣孔19,所述抽氣管13上設置有空氣過濾器14;所述吸入接口2與吸入管12相連,所述吸入管12上設置有控制閥11;所述抽氣接口5上設置有單向閥17;所述吸引瓶9設置為透明體;所述吸引袋8上設置有刻度線18。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打開接口塞3,將吸入接口2和抽氣接口5分別與吸入管12和抽氣管13相連接,打開控制閥11,按壓負壓器15,將引流袋8內的氣體排出,關閉控制閥11,將吸入管12插入人體內,打開控制閥11進行吸液,吸液時,單向閥17關閉,防止液體回流,空氣過濾器14對氣體進行過濾,防止污染傷口,壓力表4顯示吸引袋8內的壓力,刻度線18表示吸引袋8內的容積,吸液完畢后,將固定扣6底端按下,向上掀開密封蓋1,可打開吸引瓶9,然后使用固定裝置10對吸引袋8進行更換,方便快捷,節省了時間,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可廣泛普及到各大醫院的胃腸臨床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志彪,未經陳志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651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