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63285.9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8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江華;王成琛;徐培一;郭紅巖;肖匡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華昱天辰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室型 蚯蚓 回避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蚯蚓回避實驗反映蚯蚓行為對污染物的響應。由于具有反應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和重現性好等優點,在污染土壤生態風險評價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傳統蚯蚓毒理學實驗包括的急性和慢性毒理學試驗,其中蚯蚓的急性毒性試驗揭示的是在高濃度的污染物存在的情況下,短時間內(7-14天)產生的毒性作用,這種濃度情況基本上環境中出現的幾率很小,現實意義并不大。而慢性毒性(30-90天)試驗揭露的是低濃度污染物對蚯蚓繁殖能力的抑制效應,整個實驗過程比較漫長,且需要對產卵和幼體進行計數統計,這往往是比較費時費力。而回避實驗反映污染物對蚯蚓行為的影響,且實驗周期短,反應簡便快速(僅2天),重現性往往更優,且靈敏度高更合適于污染土壤生態毒理診斷。現有的避試驗裝置主要是將一容器中央放置一隔板,將其分成兩部分進行試驗分析,現有的技術只提供了兩個分室,反應空間少,提供的數據結果相對較少,不能很好地評價土壤復合污染的情況,也難以反應土壤污染物異質性的情況,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用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上端設有試驗箱,所述試驗箱為圓柱形結構,所述試驗箱內設有實驗腔,所述試驗箱的外側壁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套接有滾筒,所述滾筒上纏繞有遮光布,所述試驗箱靠近上端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固定扣,所述試驗箱的上端設有箱蓋,所述箱蓋的中部設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內壁上設有透氣紗布,所述試驗腔的中部設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為中空結構,所述固定柱的內部設有探測器,所述固定柱的外側設有環形擋板,所述環形擋板將實驗腔的內部分隔為內側的第一實驗區和外側的第二實驗區,所述第一實驗區和第二實驗區內沿周向等間距設有多個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勻分布有連通管。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邊緣處設有推桿,且推桿的上端設有把手。
優選地,所述連通管為S型結構。
優選地,所述遮光布的一端設有鎖緊裝置。
優選地,所述底座的下端設有行走輪。
本實用新型中,試驗箱采用玻璃制成,通過遮光布可以將試驗箱的側壁擋住,箱蓋可以防止蚯蚓跑出,且透氣紗布可以防止箱內不透氣,通過第一實驗區和第二實驗區可以同時開展兩個蚯蚓回避實驗,本實用新型能同時測定多個濃度、和多種污染物存在的污染土壤或多種不同類型的實驗土壤,研究的反應空間多,提供的數據結果多,能很好地評價土壤復合污染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的試驗箱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的箱蓋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的隔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多室型蚯蚓回避試驗裝置的隔板側視圖。
圖中:1底座、2支撐柱、3試驗箱、4推桿、5遮光布、6固定扣、7箱蓋、8滾筒、9隔板、10連通管、11探測器、12透氣紗布、13環形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華昱天辰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北華昱天辰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632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