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62741.8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45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麗娟;孫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7 | 分類號: | A61G7/07;A61B17/12;A61F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圍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弧形彈片 無紡布塊 顱腦術 氣囊 鋼板 本實用新型 多功能枕頭 空檔處 格檔 敷料 手術部位 手術切口 隨意調節 壓迫止血 開口處 滲液 充氣 枕頭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包括U型支架(10)、無紡布塊(20)及氣囊(30),U型支架(10)開口處設有兩片弧形彈片鋼板(101),無紡布塊(20)貼于兩片弧形彈片鋼板(101)的空檔處,U型支架(10)中間設有一個格檔(102),格檔(102)設有一個氣囊(3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后顱腦術后,手術部位貼于兩片弧形彈片鋼板的空檔處,對氣囊充氣可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手術切口敷料有滲液時,無紡布塊更換方便,可隨意調節枕頭高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
背景技術:
神經外科后顱腦病變包括小腦和腦干腫瘤、環枕畸形、小腦、腦干血管性疾病等,手術切口多采用枕部后正中、旁正中和耳后等切口,患者術后全麻清醒前取平臥位,頭、頸、脊椎保持成一直線,清醒后給予頭高15~30度,以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取健側臥位,維持24~48h,禁止患側臥位,頭部制動,嚴禁觸及切口。臥位期間每2h給予軸位翻身,動作平穩,保證頭、頸、脊椎保持成一直線同時轉動,避免頸部扭曲或動作過猛致腦干擺動或移位,導致呼吸功能紊亂甚至發生呼吸驟停。
在強迫臥位期間臨床上有以下不利因素:①患者平臥位、健側臥位、頭部制動,嚴禁觸及切口等臥位,不能因臥位習慣而隨意調節枕頭高度,患者舒適度降低。②如一不留神常有不自主地轉為習慣臥位,即由健側臥位轉為患側臥位或仰臥位,而引起腦干移位危及生命,或因傷口局部受壓、血液循環不良而影響愈合。③術后6小時傷口常有少量滲血,現有枕頭不能達到有效壓迫止血目的。④手術切口敷料有滲液時更換現有枕套操作較費時,步驟繁瑣。如果設計一種能消除以上不利因素的裝置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設計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是十分有益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后顱腦術后,手術部位貼于兩片弧形彈片鋼板的空檔處,對氣囊充氣可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手術切口敷料有滲液時,無紡布塊更換方便,可隨意調節枕頭高度,固定帶可固定枕頭的位置,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新型后顱腦術后患者多功能枕頭,包括U型支架、無紡布塊及氣囊,所述U型支架開口處設有兩片弧形彈片鋼板,無紡布塊貼于兩片弧形彈片鋼板的空檔處,U型支架中間設有一個格檔,格檔設有一個氣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U型支架前后邊沿各設有兩條固定帶。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無紡布塊內設有彈性橡皮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囊正面設有一個氣壓表和充放氣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后顱腦術后,手術部位貼于兩片弧形彈片鋼板的空檔處,對氣囊充氣可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手術切口敷料有滲液時,無紡布塊更換方便,可隨意調節枕頭高度,固定帶可固定枕頭的位置,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0、U型支架;101、弧形彈片鋼板;102、格檔;103、固定帶;20、無紡布塊;30、氣囊;301、氣壓表;302、充放氣嘴。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中心醫院,未經溫州市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627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