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丁辛醇精餾系統排放氣冷凝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61483.1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35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善明;嚴芳;吳寬;袁冬燕;李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華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B01D3/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潤桐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 地址: | 215634 江蘇省蘇州市張***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辛醇 精餾 系統 排放 冷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丁辛醇精餾系統排放氣冷凝的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精細有機化工裝置配套的廢液回收工藝備受青睞。混合丁辛醇精餾裝置是用來回收丁辛醇裝置排放混合丁辛醇廢液中具有一定附加值的有機物。混合丁辛醇廢液經混合丁辛醇精餾裝置精餾后,產生不凝氣。不凝氣經統一回收、循環水冷凝、真空系統和氣液分離后回收不凝氣中的有機組分,剩余氣體進入下道工序的VOCs 處理裝置。從生產中發現,當丁辛醇裝置醛工段與丁醇工段排放廢液比例占總排放廢液比例較大時,排放氣中C4以下組分較高,因此系列有機物露點低,循環水冷卻時,有機氣相不能充分冷凝(循環水冷凝后排放氣的組分如下表),若直接通入后道工序,不僅影響后工序 VOCs處理裝置的處理能力,而且不能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相,無法給企業增加附加值,十分可惜。
循環水冷凝后排放氣的組分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冷卻時有機氣相不能充分冷凝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混合丁辛醇精餾系統排放氣冷凝的裝置,使用該裝置具有冷卻時有機氣相能夠充分冷凝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混合丁辛醇精餾系統排放氣冷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循環水裝置2、溴化鋰裝置3、控制閥一4、控制閥二5、控制閥三12、控制閥六15和殘液回收裝置9,所述不凝氣的進料管線6的一端與所述冷凝器1管程的入口相連,所述不凝氣的進料管線一6的另一端與殘液回收裝置9相連,所述冷凝器1管程的出口設有冷凝液的出料管線五8,所述管線五8上設有控制閥六15,所述冷凝器1殼程的出口設置有管線二7經過相互并聯的溴化鋰裝置3和循環水裝置2與冷凝器1殼程的入口相連,所述溴化鋰裝置3兩端的管線三71上均設置有控制閥一4,所述循環水裝置2兩端的管線四72上均設置有控制閥二5,所述不凝氣的進料管線一6上設有控制閥三12。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管線五8與真空系統10的入口相連。
優選地,所述真空系統的出口設置有線管與氣液分離器11的入口相連。
優選地,所述冷凝器1殼程的出口處的管線二7上設有控制閥四13。
優選地,所述冷凝器1殼程的入口處的管線二7上設有控制閥五14。
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溴化鋰裝置和循環水裝置,當排放液氣C4以下組分較高時,采用溴化鋰裝置,更有效的將排放液氣C4以下組分冷凝;當C5以上組分較高時切換至循環水冷凝,根據不同的組分冷凝能夠更有針對性,對于殘液回收裝置中不凝氣中的有機相冷凝的效果更好,操作簡單,而且能夠減輕后續工序中VOCs處理裝置的負荷。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華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華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614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加熱輸液的旋轉軸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全自動中藥材提取濃縮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