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59747.X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639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連地;宋學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瑞復達高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54 | 分類號: | B22D41/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鋁合金 流動 通道 預制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具體涉及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一般是用于熔融鋁及鋁合金的運輸、過濾、除雜等工藝過程,該種預制件雖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滿足常規的導流等作用,但是由于預制件與熔融鋁及鋁合金接觸面的的光潔度較差,在運輸、過濾、除雜等工藝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鋁及鋁合金熔液的流動速度,進而增加了熔液在流動通道內的停留時間,首先這會造成熱量散失增大,導致鋁及鋁合金產品品質的下降和能源的浪費;其次,在鋁及鋁合金熔液的運輸、過濾、除雜等工藝過程中,由于熔液在流動通道中的停留時間變長,導致鋁及鋁合金熔液對流動通道的耐火材料侵蝕破壞加重,尤其是對于高強鋁合金等含有Mg、Zn等高還原能力元素的合金,侵蝕破壞會更加嚴重;另外,在鋁及鋁合金熔液的運輸、過濾、除雜等工作停止后,由于預制件表面光潔度不夠,部分鋁及鋁合金會殘留并凝固在流動通道的表面,一方面增加后續清理的難度,另一方面會造成流動通道的變窄,甚至堵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包括預制件、表面涂層、內腔、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一外圓弧、第二外圓弧、第一內圓弧和第二內圓弧,所述預制件的中部設有所述內腔,所述內腔的一側設有所述第一側壁,所述內腔的另一側設有所述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上均設有所述表面涂層,所述第一側壁的頂端設有所述第二外圓弧,所述第一側壁的底端設有所述第一內圓弧,所述第二側壁的頂端設有所述第一外圓弧,所述第二側壁的底端設有所述第二內圓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表面涂層覆蓋于預制件的內側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預制件的內腔尺寸,內腔底部寬度和深度的比值范圍在1∶(1~10)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內腔的底部寬度與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二側壁之間夾角的角度均為90~16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內圓弧和所述第二內圓弧的過渡圓角半徑為1~100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外圓弧和所述第二外圓弧的過渡圓角半徑為1~80mm。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預制件的側壁上沿厚度與所述內腔底部寬度之間的比值范圍在1∶(1~2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預制件的底部厚度與所述內腔的深度的比值范圍為1∶(1~1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預制件的表面覆蓋有涂層,涂層厚度范圍在10μm~1mm之間。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是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包括預制件和表面涂層,表面涂層提高了流通通道的表面光潔度,使流動的熔融鋁或鋁合金能夠快速通過,因此減少了熔融鋁或鋁合金在流通通道內的溫度下降,改善能源消耗問題,減輕鋁及鋁合金對流動通道耐火材料的侵蝕破壞,并且鋁及鋁合金不易殘留在流動通道的內表面,克服了傳統產品在鋁及鋁合金,尤其是高強鋁合金的熔鑄生產工藝問題。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預制件;2、表面涂層;3、內腔;4、第一側壁;5、第二側壁;6、第一外圓弧;7、第二外圓?。?、第一內圓??;9、第二內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鋁及鋁合金流動通道預制件,包括預制件1、表面涂層2、內腔3、第一側壁4、第二側壁5、第一外圓弧6、第二外圓弧7、第一內圓弧8和第二內圓弧9,預制件1的中部設有內腔3,內腔3的一側設有第一側壁4,內腔3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側壁5,第一側壁4和第二側壁5上均設有表面涂層2,第一側壁4的頂端設有第二外圓弧7,第一側壁4的底端設有第一內圓弧8,第二側壁5的頂端設有第一外圓弧6,第二側壁5的底端設有第二內圓弧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瑞復達高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瑞復達高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597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鑄機中間包整體水口砌筑對中裝置
- 下一篇:粉末冶金原料混合振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