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婦科疾病用針灸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57844.5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05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鳳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鳳燕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1500 山東省德州市臨邑***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筒 玻璃觀察窗 壓板 本實用新型 新型婦科 醫生 疾病用 刻度線 針灸器 正表面 按鈕 女性 壓桿 針桿 橫向滑動連接 婦科病 復位彈簧 女性身體 有效控制 針筒內腔 中心處 穴位 拉簧 有壓 針灸 貫穿 傷害 治療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婦科疾病用針灸器,包括針筒,所述針筒的正表面設置有玻璃觀察窗,所述玻璃觀察窗正表面的左側設置有刻度線,所述針筒內腔的頂部橫向滑動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頂部的中心處設置有壓桿,所述壓桿的頂部貫穿針筒并固定連接有按鈕。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針筒、刻度線、復位彈簧、連桿、針桿、壓板、玻璃觀察窗、壓桿、按鈕和拉簧的配合使用,可對醫生的用力大小進行有效控制,這樣針灸的效果更好,解決了醫生在對女性治療婦科病時,因醫生的用力大小不好掌控,這樣當醫生的力度較大時,很容易造成針桿過多的進入女性的穴位內,從而導致女性身體受到較大傷害的問題,大大保護了女性的身體健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婦科疾病用針灸器。
背景技術
針灸是重要的中醫手段,其主要是溫通經脈,調和氣血,以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因其行之有效,無副作用進而備受現代醫學推崇,也很受當今患者所青睞。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中醫針灸的臨床應用得到了顯著的拓展,在婦科疾病的臨床治療及預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有的針灸器采用傳統設計,在臨床使用中具有一定的不便,醫生手持針灸器行針灸時,不能明確的判斷自身用力大小,對醫師操作要求較高,如操作用力過小無法達到預期的針灸目的,而如容易過大,則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疼痛感,而婦女的閾值大都較低,對疼痛較為敏感,針灸過程中難以較好的配合,影響針灸操作的進行。另外,如針灸時進針深度掌握不準,進針過深除給患者帶來痛苦外,還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婦科疾病用針灸器,具備對醫生的用力大小進行有效控制的優點,解決了女性在針灸時身體容易受到較大傷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婦科疾病用針灸器,包括針筒,所述針筒的正表面設置有玻璃觀察窗,所述玻璃觀察窗正表面的左側設置有刻度線,所述針筒內腔的頂部橫向滑動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頂部的中心處設置有壓桿,所述壓桿的頂部貫穿針筒并固定連接有按鈕,所述壓桿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頂部與針筒內腔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壓板表面的右側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壓板底部的中心處設置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表面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連桿的底部貫穿針筒并螺紋連接有針桿,所述針桿表面的頂部設置有與連桿配合使用的螺牙,所述針筒的右側設置有定位桿,所述定位桿的左側貫穿針筒并延伸至固定孔的內腔,所述針筒的右側開設有與定位桿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定位桿的右側設置有手柄。
優選的,所述針筒的左側設置有手環,所述手環的表面設置有耐磨顆粒。
優選的,所述復位彈簧的頂部與壓板固定連接,所述復位彈簧的底部與針筒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針筒頂部的表面開設有與壓桿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針筒底部的表面開設有與連桿配合使用的通孔。
優選的,所述定位桿的表面與固定孔的內腔均設置有耐磨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針筒、刻度線、復位彈簧、連桿、針桿、壓板、玻璃觀察窗、壓桿、按鈕和拉簧的配合使用,可對醫生的用力大小進行有效控制,這樣針灸的效果更好,解決了醫生在對女性治療婦科病時,因醫生的用力大小不好掌控,這樣當醫生的力度較大時,很容易造成針桿過多的進入女性的穴位內,從而導致女性身體受到較大傷害的問題,大大保護了女性的身體健康,適合推廣使用。
2、本實用新型通過手環,方便了醫生對針灸器的拿取,避免了針灸器從使用者手中出現脫落的問題,通過螺牙,可對連桿與針桿進行有效拆卸,避免了針桿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針桿變形,因針桿與連桿無法進行拆卸,從而導致針灸器被整體遺棄的情況發生,通過定位桿、手柄、插孔和固定孔的配合,可對針桿進行有效定位,避免了針桿在進入女性的穴位后,因復位彈簧和拉簧的復位功能,從而導致針桿從女性的穴位中,出現脫離的情況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鳳燕,未經趙鳳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578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