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銀耳清洗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56948.4 | 申請日: | 2017-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36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燕梅;林水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N12/02 | 分類號: | A23N12/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2262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耳 清洗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銀耳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銀耳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的功效,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在銀耳副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需要對銀耳進行清洗,銀耳很容易積攢污垢又難以清洗,如果單純靠人工清洗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對銀耳造成損傷,并且清洗不干凈。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銀耳清洗設備,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便捷高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銀耳清洗設備,包括敞口朝上的水槽,所述水槽的內部設有用于橫向輸送銀耳的輸送帶機構,所述水槽在位于輸送帶機構兩側的槽壁頂部對稱設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上均設有濾板,所述水槽的敞口上設有位于輸送帶機構上方的濾網,所述濾網的形狀為向下彎曲的半圓形,所述濾網的進水側的濾孔直徑大于出水側的濾孔直徑,所述水槽的外壁在溢水口下方設有集渣槽。
優選的,所述輸送帶機構沿著銀耳的輸送方向依次包括經電機驅動旋轉的主動鏈輪、第一從動鏈輪、第二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與第一從動鏈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從動鏈輪位于第一從動鏈輪的右上方,所述主動鏈輪、第一從動鏈輪、第二從動鏈輪的輪周經不銹鋼鏈板傳動連接,所述不銹鋼鏈板的表面垂直固設有若干塊相互平行的推料板。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兩內槽壁上對稱設有位于第一從動鏈輪上方的、用于不銹鋼鏈板的上段進行拐彎的V形導向板,所述V形導向板的下表面均與不銹鋼鏈板的上段的邊緣表面接觸。
優選的,所述溢水口與濾板均橫向延伸,所述濾板上均開設有若干個長條形的通口,所述水槽的槽壁上固設有用于插設濾板的插塊,插塊上設有插槽。
優選的,所述集渣槽的槽底均設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固設有出渣管,所述出渣管的下段外周部螺接有內設過濾網的轉接管,所述轉接管的下段外周部螺接有排水管。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左端上方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下方設有位于水槽內部的進料導板,所述進料導板沿著銀耳的輸送方向向下傾斜,所述進料導板的底部銜接有一豎直擋板,所述進料導板、豎直擋板、水槽的左端槽壁、兩側槽壁圍成一空腔,所述水槽的槽底設有出水管。
優選的,所述水槽的槽底設有位于輸送帶機構下方的出氣總管,所述出氣總管橫向延伸,所述出氣總管的一端部與鼓風機連接、另一端部封閉,所述出氣總管的兩側對稱連通有若干根出氣支管,若干根出氣支管分別與出氣總管垂直,所述出氣總管與出氣支管的上管壁上均開設有若干個出氣孔。
優選的,在第一從動鏈輪與第二從動鏈輪之間的不銹鋼鏈板上方設有縱向延伸的噴淋管,所述噴淋管的底部開設有噴淋口。
優選的,所述濾網的進水側位于近進料導板側,所述濾網的進水側對面為濾網的出水側,所述濾網的兩端部均為敞口,敞口頂部對稱固設有用于靠在水槽的側壁頂部邊緣的靠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銀耳清洗設備的結構簡單、工作穩定,通過在水槽內放入清水對銀耳進行沖洗,對銀耳的損傷小,漂浮在水面上的污垢從溢水口流出,清洗方便,污垢等漂浮的雜質清理、收集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出渣管、轉接管、排水管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3所示,一種銀耳清洗設備,包括敞口朝上的水槽1,所述水槽的內部設有用于橫向輸送銀耳的輸送帶機構2,所述水槽在位于輸送帶機構兩側的槽壁頂部對稱設有溢水口3,所述溢水口上均設有濾板4,所述水槽的敞口上設有位于輸送帶機構上方的濾網5,所述濾網的形狀為向下彎曲的半圓形,所述濾網的進水側的濾孔直徑大于出水側的濾孔直徑,所述水槽的外壁在溢水口下方設有集渣槽6。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濾網的數量為兩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古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5694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