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主動安防的門鎖門鈴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56485.1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577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崖少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漢添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8B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主動 門鎖 門鈴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門鎖領域,特別涉及基于門鎖門鈴的控制技術方法及其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門鎖本身就是一種安防設備,但傳統的門鎖無論是機械鎖、指紋鎖、IC卡鎖等,都屬于一種被動式管理的門鎖,即不能主動地對門鎖本身及門鎖內外的環境情況實施監控和管理。所述智能門鎖一般設置有門鈴系統,例如2013年10月10日,申請號為201310471169.0名稱為“一種主動式安防門禁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統”,提出了一種具有主動安防功能的系統,包括檢測模塊、報警裝置以及連接檢測模塊和報警裝置的繼電器;檢測模塊包括雷達和與雷達相連的判斷裝置,并和電源相連,雷達用于對偵測范圍內的室外情況進行實時偵測,當有人或物處于偵測范圍內時,判斷裝置隨即進行邏輯判斷,判斷裝置判斷物體是否觸發門鈴系統,若是則結束循環;否則執行步驟S30;當判斷結果為非門時,將發送電信號至繼電器輸入端;繼電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檢測模塊發送的電信號后,吸合并接通電路為所述報警裝置供電;報警裝置用于在接通電源后報警。
根據該ZL201310471169.0專利說明書第0025段的描述可以知道,其控制核心是利用探測器與邏輯算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接近門襟特別是門襟的門鈴企圖驅動門鈴系統的人的運行軌跡予以分類邏輯判斷從而決定是否啟動報警功能,其中該專利給予的主要分類邏輯就是以人或物接近門鎖的距離大小、停留在門外的時間長短為邏輯判斷的基本點,例如在權1中所限定的移動物與控制系統的距離遠近、判斷設定的第一預設時間段、第二預設時間段、報警閾值等關鍵邏輯判斷點。但是,真正具有破壞意圖的人的行為方式往往是有準備的或者是變化多端的,僅憑有限的幾個判斷邏輯元素并不能包含各種可能性,例如盜取開鎖指令的人開鎖、采用屏蔽雷達信號的方式接近門鎖、采用多詐騙信號方式接近門襟或啟動門鈴或直接采用暴力開鎖等;其次,設置邏輯運算的控制系統,其控制邏輯的精度難以設置和調試,例如其報警閾值的優化設置就存在不可確定性,因為該專利的報警閾值是判斷雷達發射信號強烈程度并進而決定是否啟動報警動作的基準值,即報警閾值本身是一定強度大小的雷達信號數值,而雷達反射信號的大小不僅與移動物和門鎖之間的距離遠近有關、而且與移動物本身的外部形狀(反射面大小),而且也與外表材料特性有關(是否吸收雷達信號),一個基準值(閾值)是遠遠不能滿足各種現場的實際環境要求(即在實驗室環境雖然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應用的各種環境就會出現偏移,至少每個不同環境所采用的墻面裝飾材料不同,反射信號的強弱就會不同),而專利中僅僅以距離遠近導致的信號強弱作為判斷基準,從雷達技術本身來看顯然非常不準確,專利的報警閾值選取基本上不可能實現或具有實用性,受到太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再其次,距離門襟的門鈴系統的遠近以及在門外停留時間的長短等并不能成為判斷行為人是好人或壞人的基本標準,這點在法律上也行不通。為此,這種主動式安防方法及其控制系統,其安防的有效性顯然不足甚至難以應用,進一步改進這種主動式安防系統顯然是必要的。其次,頻繁的報警不僅還有礙于正常的生活而且也使門襟的電能消耗非常大,對于采用安裝在門扇上的并采用干電池供電的門禁例如門鎖來說,幾乎是不能使用的方案。
發明內容
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發明人提出了一種的新的思路和方案實現基于主動安防的門鎖門鈴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使之不僅簡單而且智能好用,具體構思如下:
1.摒棄現有技術的時間、閾值等復雜邏輯運算方法,我們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對門鈴的操作行為本身,即是否有人對門鈴實施觸發或對門鎖實施開鎖、破壞或未及時關閉門扇的動作行為本身,而是否有移動物接近門鎖或停留在門扇旁邊或者他們的移動方式、軌跡以及停留時間的長短如何則并不予重點考慮,在管理邏輯上,主要取其是否存在移動物這一個邏輯參數;對于接近門鎖甚至觸發門鈴裝置但不實施異常開啟門鎖動作的移動物可以通過常規監測和記錄該移動物的信息但不需要一定采用報警等過于激烈的管理手段進而增加門鎖管理人的不必要負擔。
2. 考慮到門鎖主要用于室內或大門,不是人流非常大的通道,在從硬件本身的角度合理設置探測范圍(例如0.2到2米)的基礎上,將出現在探測范圍內的任何移動的人或物,無需過分關注其運行軌跡方式,也無需復雜的邏輯判斷和運算而是直接予以記錄保存并可以進一步并將反饋信號上傳網絡備查,對于接近門鎖不實施觸發門鈴或即使觸發門鈴但并未實施異常的開鎖、破壞鎖的行為時,無需理睬,否則才上傳給報警器、發出提示信息等。這樣對任何移動的人或物,實現接近門鎖就開始實施安防措施,不留時間死角而管理簡單,省去了現有技術的復雜邏輯判斷和算法例如閾值的設置和時間的設置,控制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漢添,未經曹漢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56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