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55680.2 | 申請日: | 2017-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035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儒;王神尼;程良;馬遼;張盼;王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0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61214 | 代理人: | 韓玙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海綿 城市 擴底滲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
背景技術
當前,很多城市都面臨缺水的窘境。城市缺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水泥地等硬化地面太多,占用了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那些凸起的小區綠地景觀,也沒有最大程度留住雨水。城市的雨水來了,只能迅速排走,各個區域都往外排必然造成市政排水管網的壓力,增加內澇的風險,因為沒有留下雨水,當雨季過去,又面臨缺水,“逢雨即澇,雨后即旱”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狀況。
在我國北方,城市開發建設前,在自然地勢地貌條件下,70%以上的降雨可以通過自然滯滲進入地下,涵養了本地的水源和生態,只有不超過30%的雨水形成徑流外排;城市開發建設后,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設施建設導致下墊面硬化,70%的降雨形成徑流,僅有不到30%的雨水能夠滲入地下,破壞了生態的本底。
2014年底正式開始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應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現有滲水井井壁采用水泥管或粘土磚砌筑作為護壁,內部中空,則滲水能力受到混凝土等的阻礙,導致滲透效果不佳,并且施工工期較長,成本較高,風險較大,不利于在城市中快速施工。因此,迫切需要結構簡單、成本低、滲透效果好的滲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雨水滲透至地下的量少,而不能充分利用本土水源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圓柱狀直井段和擴底段,直井段的滲井壁內套接有土工布層,土工布層包裹于土工格柵外側面,直井段底部連接有擴底段,直井段頂部設置有雨篦子,雨篦子下面設置有圓弧形過濾層,圓弧形過濾層以下直井段與擴底段內均填充有填充物。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填充物的填充高度至距離直井段頂部0.3m~0.35m處,填充物為堆石料,堆石料的粒徑不超過60mm,其中粒徑不超過5mm的細顆粒的含量低于20%。
直井段的直徑為1m~1.3m且直井段的底部至地下水位1m~ 1.5m處。
擴底段底部直徑為2m~2.6m,擴底段側面的斜率不超過25%,擴底段的高度為1m~1.5m。
土工格柵的直徑為0.94m~0.97m。
土工布層整體為反濾土工布層或者土工布層為不透水土工布層下部連接反濾土工布層的組合。
過濾層為雙層反濾土工布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包含有擴底段,使整個滲井內填充的堆石料體積較大,最大限度的提高整個滲井的儲水量以及滲透能力,并且使地下含水層與上部井段形成較多的連通孔隙。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井壁采用包裹有土工布的土工格柵作為圓柱形骨架,內部填充堆石料,提高滲井的滲透效率,并且施工簡單,風險低,施工成本也較低。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采用堆石料進行填充,因為堆石料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對周圍土體及相關構筑物影響較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土工格柵,2.土工布層,3.過濾層,4.雨篦子,5.填充物,6.滲井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海綿城市的擴底滲井,如圖1所示,包括圓柱狀直井段和擴底段,直井段的滲井壁6內套接有土工布層2,土工布層2包裹于土工格柵1外側面,直井段底部連接有擴底段,所述直井段頂部設置有雨篦子4,雨篦子4下面設置有圓弧形過濾層3,圓弧形過濾層3以下直井段與擴底段內均填充有填充物5。
填充物5的填充高度至距離直井段頂部0.3m~0.35m處,填充物 5為堆石料,堆石料的粒徑不超過60mm,其中粒徑不超過5mm的細顆粒的含量低于20%,可以使滲井中具有一定的孔隙通道,不至細顆粒較多而堵塞通道。
直井段的直徑為1m~1.3m且直井段的底部至地下水位1m~ 1.5m處,操作簡單,并且不會破壞地層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556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