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羽絨分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43300.3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16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顧杰;褚儉;張林;徐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百聯自動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342 | 分類號: | B07C5/342;B07C5/36;B07C5/0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羽絨 分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揀裝置,具體是一種羽絨分揀裝置,用于對混雜在一起的雜質羽絨進行分揀剔除
背景技術
現代家居及服裝生產領域大量使用羽絨,羽絨中雜質(如雜色絨)的存在在所難免,即使經過精心采摘、分選,羽絨也無法做到沒有雜質的存在。目前,羽絨加工企業基本上依靠人工肉眼觀察,利用手工撿拾的方法去除羽絨中雜質。這種方法枯燥乏味,效率低下,而且極易造成漏檢。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申請公布號為CN105855189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智能高速羽絨色選機,該色選機包括羽絨輸送帶,羽絨輸送帶依次分為上絨段、檢測段、分揀段和收絨段,上絨段上方設有供絨箱,檢測段上方設有檢測鏡頭陣列,分揀段上方設有DELTA機器人,DELTA機器人上設有分揀頭,收絨段一側設有吸絨箱,上絨段、檢測段、分揀段和收絨段下方均設有微型變頻風機。該色選機實現了自動化羽絨色選,操作方便,降低了羽絨色選的工作強度,解決人工分檢效率不高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提供了羽絨色選的精度。但該設備存在的缺陷很多:
(1)采用DELTA機器人,DELTA機器人需要運動至分揀位置,其分揀的速度大大受到影響,雖然效率高于人工分揀,但是仍然不能滿足實際高速度的需求。
(2)DELTA機器人采用單點分揀羽絨,對于多處的瑕疵羽絨需要多次按序進行分揀,效率低下。
(3)采用檢測鏡頭陣列,即采用多個鏡頭,成本較高。
(4)檢測鏡頭陣列采用靜態間隔地掃描(采集圖像),效率低下。
(5)采用檢測鏡頭陣列,由于每個攝像頭有一個單位面積的視場范圍,當處理一個單位面積時,將單位面積內質量好的羽絨也選擇了,損耗大,造成質 量好的羽絨物料的浪費。
(6)采用檢測鏡頭陣列,當瑕疵羽絨處于檢測鏡頭之間的邊緣時,將被兩個或更多的檢測鏡頭捕獲,造成多個視場范圍內的羽絨被判定為不合格,將造成多個單位面積內質量好的羽絨也選擇了,損耗大。同樣,采用檢測鏡頭陣列,當瑕疵羽絨處于本次檢測鏡頭和下次檢測鏡頭之間的邊緣時,將被本次和下次的檢測鏡頭捕獲,造成本次和下次檢測鏡頭視場范圍內的羽絨被判定為不合格,將造成多個單位面積內質量好的羽絨也選擇了,損耗大,造成質量好的羽絨物料的浪費。
(7)采用微型變頻風機在羽絨輸送帶上形成負壓使羽絨均勻地吸附在羽絨輸送帶上,損耗大。
(8)間隔地對輸送帶進行起停,起停造成輸送帶位置的誤差無法避免,使得檢測鏡頭陣列間隔采集的圖像存在重疊和有間隔,加大分揀的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羽絨分揀裝置,該分揀裝置分揀效率高,分揀精度高。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羽絨分揀裝置,包括羽絨輸送帶,所述羽絨輸送帶通過主輸送輥、從輸送輥帶動,羽絨輸送帶上鋪有待揀羽絨,沿羽絨輸送帶輸送方向上,所述羽絨輸送帶上方依次設置有圖像采集裝置和揀絨裝置,所述圖像采集裝置采用相機連續采集羽絨輸送帶上羽絨圖像;所述揀絨裝置包括多個吸絨部件,每個所述吸絨部件均連接有控制器件,所述吸絨部件面對羽絨輸送帶,所述羽絨輸送帶上任一位置運動到揀絨裝置下方時均有一個吸絨部件與其對應;根據圖像采集裝置采集的圖像信息,當羽絨輸送帶某一位置上出現需要分揀的羽絨時,與羽絨輸送帶某一位置對應的吸絨部件將需要分揀的羽絨吸取。
具體地,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將采集的圖像信息傳輸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處理羽絨圖像信息,區分羽絨中的瑕疵羽絨,并控制揀絨裝置將瑕疵羽絨分揀出來。
在吸絨部件對瑕疵羽絨進行吸取時,為了減少對雜質羽絨附近質量好的羽絨的吸取,所述羽絨輸送帶上密布有規則或不規則小孔,所述小孔的尺寸小于羽絨的尺寸,所述小孔貫穿羽絨輸送帶的表面和背面。作為優選,所述羽絨輸送帶為網狀。
為了提高采集羽絨圖片的質量,在所述相機采集圖片區域,所述羽絨輸送帶上方設置有光源,如常用的燈。
作為優選,所述吸絨部件包括吸絨管路,所述控制器件控制吸絨管路氣路的通斷。作為另一優選,所述吸絨部件包括分揀頭,所述分揀頭上設置有貫通孔,所述貫通孔的兩端分別為吸絨口、出絨口,所述分揀頭上設置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與貫通孔相連,進氣孔通入的氣體流向出絨口,所述進氣孔設置有用于控制氣體流動的電磁閥。進一步地,所述貫通孔由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構成,第一孔洞小于第二孔洞,所述吸絨口位于第一孔洞上,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相接處形成有臺面,所述進氣孔的內口設置在臺面上,所述進氣孔的內口朝向出絨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百聯自動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百聯自動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433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