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42690.2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32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家興;崔節明;王冠楠;路亭偉;程昌業;彭建升;董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B10/00 | 分類號: | F23B10/00;F23M9/00;F23L9/00;F23M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26400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燃燒 鏈條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
背景技術
層燃鏈條鍋爐是一種非常成熟的鍋爐型式,應用已有上百年,主要是供暖和工業供汽為主,發展歷程經歷了手燒爐、鏈條爐和拋煤機鏈條爐等多種型式。現在應用的主要結構型式有:固定爐排爐,鏈條爐排爐,拋煤機爐排爐,往復爐排爐及振動爐排爐等。
層燃鏈條鍋爐因為其燃料適用性廣、造價低,運行啟停方便、負荷調節性強等特點,在我國工業應用和冬季供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市場保有量巨大。據中國鍋爐網的統計,我國現有鍋爐高數大62.03萬臺,其中10噸/小時以上的燃煤小鍋爐的數量占到三分之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工業鍋爐分會統計顯示:我國鍋爐制造企業數量為1500家左右,年產工業鍋爐臺數為1.5萬臺左右,其中40%是鏈條爐排鍋爐,而容量大于35t/h的鏈條爐排鍋爐產量占年鍋爐產量的比例約為13%,計算可知約0.2萬臺,實際具有改造價值的鍋爐存量多于1萬臺。
早期工業層燃鍋爐的主要技術重點在于提高鍋爐效率,解決鍋爐的容量提升、燃料適應性、運行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對鍋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關注度不高。對于層燃鍋爐的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不同研究人員進行了燃燒裝置的脫硫最佳溫度,減少煙塵排放,減少NOx排放等研究,開展了空氣分級燃燒、燃料分級燃燒和煙氣循環對NOx排放控制影響的研究。
目前,關于降低層燃鍋爐污染物排放的工程實例主要集中除塵和爐外脫硫等,有部分鍋爐考慮了應用SNCR脫除NOx方面,而對于層燃鍋爐低NOx燃燒技術方面并沒有改造工程的應用實例。目前國內層燃鍋爐基本沒有采用低氮燃燒技術,其大多數排放量在300~800mg/Nm3之間,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這些鍋爐都面臨著改造升級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種簡單有效的低氮燃燒方式運用到層燃鏈條鍋爐上。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以降低污染,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以降低污染。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包括爐體和爐排,所述爐體包括呈環形包圍設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爐排位于所述爐體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間,還包括第一隔墻和第二隔墻,所述第一隔墻設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間且位于所述爐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墻設置在所述第一隔墻的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隔墻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過所述第一隔墻,所述第二隔墻的頂端與所述后拱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爐體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設置有二次進風口。
優選的,上述第一隔墻為垂直墻。
優選的,上述第二隔墻為水平墻。
優選的,上述第二隔墻自所述前拱開始至所述第一隔墻的上方為水平墻,自所述第一隔墻的上方開始至頂端傾斜向下。
優選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內壁為光滑直線型。
優選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內壁為S型。
優選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內壁為拋物線型。
優選的,上述前拱遮蓋所述爐排的比例不超過0.2。
優選的,上述后拱的頂端和末端的連線與所述爐排的夾角為5°至20°。
優選的,上述二次進風口的數量為2-20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效低氮燃燒的層燃鏈條鍋爐,包括爐體和爐排,所述爐體包括呈環形包圍設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側壁和右側壁,所述爐排位于所述爐體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間,還包括第一隔墻和第二隔墻,所述第一隔墻設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間且位于所述爐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墻設置在所述第一隔墻的上方且兩者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隔墻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過所述第一隔墻,所述第二隔墻的頂端與所述后拱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爐體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設置有二次進風口。通過前拱、爐排、第一隔墻和第二隔墻以及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著火揮發區,通過爐排、第一隔墻、第二隔墻和后拱以及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主燃還原區,通過第二隔墻的頂端和后拱以及左側壁和右側壁圍成爐渣燃盡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426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蒸汽管路自動加水裝置
- 下一篇:蘭炭專用燃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