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38257.1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23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托馬斯埃德爾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瑞克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06 | 分類號: | B02C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郭蕓 |
| 地址: | 德國施樂恒***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潤滑 系統 隧道 掘進機 碎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
背景技術
隧道掘進機常用于公用事業和交通隧道的施工。在許多地層條件下,在高水壓或高滲透性地質體中進行隧道掘進時,會使用泥漿隧道掘進機。在其他地質特征中,一定會遇到漂石和巖石地段。在水土壓力較高的條件惡劣地質體內或在擠壓地質體內進行的隧道掘進,或者很大直徑的機器,都需要針對特定的工作條件進行設計。泥漿隧道掘進機內的出渣系統使用一個液壓回路。因此,后備套的拖車頂部的泥漿泵從作業倉內吸出泥漿,包括渣土。為了避免堵塞吸入管,在吸入管的前面安裝了一個格柵。如果預計會有漂石,則在格柵的前面安裝一個碎石器,用于破碎漂石。該碎石器需要在充滿泥漿的作業倉內工作,因此必須對運動部件進行密封和潤滑。通常,密封和潤滑系統的維護往往由潛入人員完成,潛入人員需要進入到處于壓縮空氣條件下的作業倉內,而這樣必然會引入壓縮空氣。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其能夠在隧道掘進機的大氣壓力區域進行碎石,并能夠對碎石器進行潤滑,并且可以避免引入壓縮空氣。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包括相對設置的顎、動力機構以及潤滑機構,顎一端均通過第一鉸鏈與盾體鉸接,另一端均與動力機構的輸出端通過第二鉸鏈鉸接,動力機構均與盾體通過第三鉸鏈鉸接;所述潤滑機構包括對第一鉸鏈潤滑的進油管、對第二鉸鏈潤滑的第一輸油管以及對第三鉸鏈潤滑的第二輸油管。
所述進油管為多個,并沿著第一鉸鏈的軸向和徑向排列。
所述進油管通過連通孔連通,所述連通孔與潤滑油接頭連通,所述潤滑油接頭與油泵連通。
還包括用于與盾體固定的鉸鏈座,所述顎通過第一鉸鏈與所述鉸鏈座鉸接,所述進油管為開設在所述鉸鏈座上的孔。
所述第一輸油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為兩根,并均沿著顎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二支管與第一支管相交并與第一支管連通,所述第三支管一端與第二支管連通,另一端與第二鉸鏈連通。
所述第一支管為開設在顎上的通孔,其一端與第一鉸鏈連通,另一端通過螺釘封堵。
所述第二支管為開設在顎上的通孔,其兩端通過螺釘封堵。
所述第三支管為開設在耳板上的通孔,其一端與第二鉸鏈連通,另一端通過螺釘封堵。
所述進油管、第一輸油管或第二輸油管為軟管。
所述進油管、第一鉸鏈、第一輸油管以及第二鉸鏈依次連通。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其可以通過動力機構驅動相對設置的顎旋轉一定角度后靠攏將碎石擠碎,通過進油管、第一輸油管以及第二輸油管,可以將潤滑油輸送到第一鉸鏈、第二鉸鏈和第三鉸鏈,能夠對碎石器的各個運動部件進行潤滑;
(2)第一輸油管采用通孔加螺釘封堵的結構,方便進行鉆孔加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的結構圖;
圖2為圖1所示A-A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的第一輸油管的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安裝在盾體上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有潤滑系統的隧道掘進機碎石器包括相對設置的顎1、動力機構3以及潤滑機構,顎1一端均通過第一鉸鏈2與盾體鉸接,另一端均與動力機構3的輸出端通過第二鉸鏈4鉸接,動力機構3均與盾體通過第三鉸鏈10鉸接;所述潤滑機構包括對第一鉸鏈2潤滑的進油管5、對第二鉸鏈4潤滑的第一輸油管8以及對第三鉸鏈10潤滑的第二輸油管。通過動力機構驅動相對設置的顎旋轉一定角度后靠攏將碎石擠碎,顎之間的間距根據需要調整;并且通過進油管、第一輸油管8、第二輸油管可以分別將潤滑油輸送到第一鉸鏈2、第二鉸鏈4和第三鉸鏈10,能夠對碎石器的各個運動部件進行潤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瑞克股份公司,未經海瑞克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382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與基體施加同時形成有形纖維
- 下一篇:一種金剛石微顆粒制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