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廠礦環境的高壓輥磨機輥套更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37580.7 | 申請日: | 2017-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684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忠華;操龍青;張文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3/00 | 分類號: | B02C23/00;B23P1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鮑文娟,金凱 |
| 地址: | 23005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廠礦 環境 高壓 輥磨機輥套 更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廠礦環境的高壓輥磨機輥套更換裝置。
背景技術
高壓輥磨機是一種新型節能粉磨設備,廣泛應用于礦山、建材等行業。目前使用的高壓輥磨機的輥軸由柱釘輥套與主軸構成,主軸與柱釘輥套為過盈配合熱裝而成。柱釘輥套的表面通常為硬質合金柱釘鑲嵌而成,輥套外徑根據不同型號在1200-2000mm之間,長度在500-1800mm之間,柱釘輥套在長時間運行后,硬質合金柱釘磨損嚴重后,就需要更換柱釘輥套。
目前,高壓輥磨機輥套的更換主要有三種方法:(1)破壞法:通過碳弧氣刨將柱釘輥套整體刨去,耗時耗力,產生大量污染氣體,產生大量時間和人工成本。(2)火焰加熱法:加熱時間長,受環境影響大。不能適用于不同大小的輥套,使用范圍小,同時由于使用明火,安全隱患大,加熱溫度和時間難以控制。(3)線圈式電磁感應法:加熱速度快,但是感應線圈需通水冷卻,并且磁感應線圈感應作用范圍有限,通用型差,只能在單一規格的輥套上使用要求高。目前這三種方法都必須進行返廠操作,不適合廠礦條件下的操作需要。而且隨著目前運輸成本的不斷增加,重達數十噸的高壓輥磨機的柱釘輥套進行返廠更換,運費就達數萬元,并且浪費了來回運輸的大量時間,對于生產任務緊的礦山和水泥廠是難以接受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廠礦環境的高壓輥磨機輥套更換裝置,該裝置可以通過高鐵、高運等方式快速運至廠礦現場,具有使用效率高、重量輕、操作簡便等特點,可滿足市場上所有高壓輥磨機輥套的更換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用于支撐柱釘輥套及主軸的支撐座、設置在柱釘輥套上下端面上的上保溫棉及下保溫棉、沿周向包裹柱釘輥套的保溫層、均勻繞制于保溫層外側的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以及直接貼附在柱釘輥套上的溫度記錄系統熱電偶,所述主軸的內部設有冷水循環系統,所述的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與電磁感應加熱電源相連。
所述支撐座的中心處開設有容納主軸的孔洞,所述的支撐座與下保溫棉之間設有連接定位兩者的支撐塊。
所述的支撐塊包括與下保溫棉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及與支撐座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直徑大于第二定位部,所述的下保溫棉及支撐座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相配合的孔洞,所述的支撐塊沿周向均布有三個。
所述的冷水循環系統包括進出水接頭、水泵和進水管,所述的進出水接頭與進水管相連,所述的進水管設置在主軸的內部。
所述主軸的內部沿其軸向設有放置進水管的中心孔。
所述的電磁感應加熱電源為數字式一體化電磁感應加熱電源。
所述保溫層的厚度小于上保溫棉及下保溫棉的厚度。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柱釘輥套的外部設置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及保溫裝置對其進行加熱保溫,通過在主軸內部設置冷水循環系統對其進行冷卻,采用外熱內冷的方式使兩者分離;該裝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可通過高鐵、空運等方式運送至廠礦現場進行施工,節省了幾十噸重的主軸進行返廠更換的運輸費用和運輸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廠礦環境的高壓輥磨機輥套更換裝置,包括用于支撐柱釘輥套10及主軸20的支撐座1、設置在柱釘輥套10上下端面上的上保溫棉2及下保溫棉3、沿周向包裹柱釘輥套10的保溫層4、均勻繞制于保溫層4外側的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5以及直接貼附在柱釘輥套10上的溫度記錄系統熱電偶6,主軸20的內部設有冷水循環系統,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5與電磁感應加熱電源相連,全空冷式銀鋁合金加熱電纜5具有重量輕、繞制方便,耐600度高溫、損耗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溫度記錄系統熱電偶6可對柱釘輥套10內外、主軸的不同位置及冷卻水溫進行系統性監測,能夠自動生成溫度曲線。
保溫層4及上保溫棉2、下保溫棉3對柱釘輥套10進行整體包裹,阻止柱釘輥套10在加熱過程中溫度的散發,優選的,為了保持電磁感應加熱的高效率,保溫層4的厚度小于上保溫棉2及下保溫棉3的厚度。
進一步的,支撐座1的中心處開設有容納主軸20的孔洞11,支撐座1與下保溫棉3之間設有連接定位兩者的支撐塊8。
進一步的,支撐塊8包括與下保溫棉3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及與支撐座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的直徑大于第二定位部,下保溫棉3及支撐座1上分別設有與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相配合的孔洞,支撐塊8沿周向均布有三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375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