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方形電池注液孔密封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37576.0 | 申請日: | 2017-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99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陶星;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36 | 分類號: | H01M2/3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鮑文娟,金凱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形 電池 注液孔 密封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形電池注液孔密封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艱巨,節能減排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在低碳減排壓力下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目前,大多數方形電池注液孔多采用鋼珠、膠塞等密封,但由于注液孔細小,大多數密封效果差且設備操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形電池注液孔密封組件,該密封組件密封效果好,電池質量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水平布置的密封板、垂直貫穿密封板的固定桿以及設置在固定桿下端的膠塞,所述固定桿的上端高于密封板的上板面,所述的膠塞及密封板分別與電池蓋板上的注液孔形成一級密封和二級密封。
所述的注液孔包括與膠塞形成密封的下孔以及與密封板形成密封的上孔,所述的密封板與上孔之間焊接密封。
所述的固定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桿、下桿及卡環,所述上桿的直徑大于下桿的直徑,所述卡環的直徑大于下桿的直徑且小于上桿的直徑,所述上桿的直徑與下孔的直徑相吻合,所述上桿的下端面、下桿及卡環之間形成與膠塞相配合的卡接部。
所述的膠塞包括上端的柱狀體及下端的錐狀體,所述柱狀體的直徑大于上桿的直徑,所述錐狀體的上端直徑與柱狀體的直徑相吻合,所述錐狀體的下端直徑小于柱狀體的直徑,所述膠塞的內部開設有與卡接部相吻合的孔洞。
所述上孔的形狀及尺寸與密封板的形狀及尺寸相吻合,所述密封板的下板面距離膠塞上端面之間的距離與下孔的深度相吻合,所述下孔的直徑與上桿的直徑相吻合。
所述的膠塞由具有防腐性能的彈性橡膠制成。
所述的密封板及固定桿為鋁材質。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膠塞及密封板來對注液孔進行一次密封及二次密封,提高了電池的密封強度,保證了電池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定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膠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注液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方形電池注液孔密封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密封板1、垂直貫穿密封板1的固定桿2以及設置在固定桿2下端的膠塞3,固定桿2的上端高于密封板1的上板面,膠塞3及密封板1分別與電池蓋板4上的注液孔5形成一級密封和二級密封。
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注液孔5包括與膠塞3形成密封的下孔51以及與密封板1形成密封的上孔52,密封板1與上孔52之間焊接密封。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固定桿2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桿21、下桿22及卡環23,上桿21的直徑大于下桿22的直徑,卡環23的直徑大于下桿22的直徑且小于上桿21的直徑,上桿21的直徑與下孔51的直徑相吻合,上桿21的下端面、下桿22及卡環23之間形成與膠塞3相配合的卡接部。
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膠塞3包括上端的柱狀體31及下端的錐狀體32,錐狀體32可以便于膠塞3插入下孔51內;柱狀體31的直徑大于上桿21的直徑,錐狀體32的上端直徑與柱狀體31的直徑相吻合,錐狀體32的下端直徑小于柱狀體31的直徑,膠塞3的內部開設有與卡接部相吻合的孔洞33,也就是卡環23鑲嵌于膠塞3內,便于固定。
進一步的,上孔52的形狀及尺寸與密封板1的形狀及尺寸相吻合,便于密封板1完全焊接于電池蓋板4上;密封板1的下板面距離膠塞3上端面之間的距離與下孔51的深度相吻合,下孔51的直徑與上桿21的直徑相吻合。
進一步的,膠塞3由具有防腐性能的彈性橡膠制成。
進一步的,密封板1及固定桿2為鋁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將膠塞3、密封板1、固定桿2連接成一體,通過自動化設備夾取固定桿2的頂部并放入注液孔5內,固定桿2底部的膠塞3卡入注液孔的下孔中,實現電池內部與注液孔的一次密封;再通過自動焊接設備將電池蓋板4與密封板1進行焊接,實現注液孔與密封板的二次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375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