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稀土連續沉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34125.1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88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良;趙軍;白國強;徐濤巖;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鋁稀土(宜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6;C22B59/00;C22B3/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連續 沉淀 裝置 | ||
1.一種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續沉淀裝置包括第一沉淀室、與所述第一沉淀室中部連通的第二沉淀室、與所述第一沉淀室底部連通的第三沉淀室,所述第一沉淀室中部外側壁上固設有與所述第一沉淀室連通的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沉淀室底部外側壁上固設有與所述第一沉淀室連通的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一沉淀室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沉淀室連通的第一漏斗形底座,所述第一漏斗形底座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漏斗形底座連通的第一沉淀物導出管,所述第一沉淀室頂端設有第一進液口,所述第二沉淀室頂端設有與所述第一排液口連通的第二進液口,所述第一排液口與所述第二進液口通過第一導管連通,所述第三沉淀室頂端設有與所述第二排液口連通的第三進液口,所述第二排液口與所述第三進液口通過第二導管連通,所述第二沉淀室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二沉淀室連通的第二漏斗形底座,所述第二漏斗形底座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二漏斗形底座連通的第二沉淀物導出管,所述第三沉淀室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三沉淀室連通的第三漏斗形底座,所述第三漏斗形底座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三漏斗形底座連通的第三沉淀物導出管,所述第一沉淀物導出管上設有控制所述第一沉淀物導出管開啟或關閉的第一開關閥,所述第二沉淀物導出管上設有控制所述第二沉淀物導出管開啟或關閉的第二開關閥,所述第三沉淀物導出管上設有控制所述第三沉淀物導出管開啟或關閉的第三開關閥,所述第一導管上設有控制所述第一導管開啟或關閉的第四開關閥,所述第二導管上設有控制所述第二導管開啟或關閉的第五開關閥,所述第一沉淀室內設有第一攪拌裝置,所述第二沉淀室內設有第二攪拌裝置,所述第三沉淀室內設有第三攪拌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室頂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排液口高度,所述第三沉淀室頂面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排液口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室底部固設有支撐所述第一沉淀室的第一支撐支架,所述第二沉淀室底部固設有支撐所述第二沉淀室的第二支撐支架,所述第三沉淀室底部固設有支撐所述第三沉淀室的第三支撐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一沉淀室頂部的第一攪拌電機、與所述第一攪拌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第一攪拌桿、固設于所述第一攪拌桿上的第一攪拌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攪拌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二沉淀室頂部的第二攪拌電機、與所述第二攪拌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第二攪拌桿、固設于所述第二攪拌桿上的第二攪拌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攪拌裝置包括固設于所述第三沉淀室頂部的第三攪拌電機、與所述第三攪拌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第三攪拌桿、固設于所述第三攪拌桿上的第三攪拌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連續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室頂端還設有第四進液口,所述第三沉淀室頂端還設有第五進液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鋁稀土(宜興)有限公司,未經中鋁稀土(宜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341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