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型鱘魚采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33645.0 | 申請日: | 2017-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6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明;田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B5/153 | 分類號: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10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射器 鱘魚 采血裝置 三通機構 注射針頭 連接管 針頭 本實用新型 大型魚類 負壓管 尖刺部 注射腔 注射針 采血 傷害 | ||
一種大型鱘魚采血裝置,它包括注射器,注射器前端為注射針頭,注射針頭上設有三通機構,三通機構的三個端口分別連接注射器的注射腔、注射針頭的尖刺部、以及連接管的一端,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次針頭連接,次針頭與負壓管連接。本實用新型能解決現在在對大型魚類采血時,存在的因入針深度不好掌控而對鱘魚造成傷害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型鱘魚采血裝置。
背景技術
鱘形目魚類是一類體型較為龐大的魚類品種,如中華鱘、長江鱘等鱘魚品種,同時這些鱘魚也是我國重點保護的鱘魚品種,具有重要的科研、學術價值。在對這些魚類進行資源增殖、物種保護、健康檢查等研究過程中,需要定期采血進行相關的試驗分析和研究,但由于這些鱘魚品種的體型較大,在采血時定位血管比較困難,若沒有長期的經驗積累,采血時入針深度很難有效的把控,若入針深度不當極易扎到鱘魚脊索,對鱘魚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基于此,該實用新型發明解決了大型鱘魚采血時因入針深度不好掌控而對鱘魚造成傷害的問題;同時有效的提高了相關工作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型鱘魚采血裝置,它能解決現在在對大型魚類采血時,存在的因入針深度不好掌控而對鱘魚造成傷害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型鱘魚采血裝置,它包括注射器,注射器前端為注射針頭,注射針頭上設有三通機構,三通機構的三個端口分別連接注射器的注射腔、注射針頭的尖刺部、以及連接管的一端,連接管的另一端與次針頭連接,次針頭與負壓管連接。
上述次針頭插設在負壓管中。
上述連接管為軟管。
在連接管上設置有儲藥腔,儲藥腔設置在連接管外壁,在連接管與儲藥腔之間設置隔離層,隔離層上設有穿孔。
上述儲藥腔外壁為貼膜層。
上述貼膜層為錫紙貼層。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該方法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大型鱘魚采血時因入針深度不好掌控而對鱘魚造成傷害的問題。通過使用該采血裝置,可以有效的幫助操作人員準確的定位鱘魚的血管位置,使采血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本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操作簡便、實用性強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改進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大型鱘魚采血裝置,它包括注射器3,注射器3前端為注射針頭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針頭1上設有三通機構6,三通機構的三個端口分別連接注射器3的注射腔、注射針頭1的尖刺部、以及連接管2的一端,連接管2的另一端與次針頭4連接,次針頭4與負壓管5連接。
所述次針頭4插設在負壓管5中。
所述連接管2為軟管。
如圖2所示,在連接管2上設置有儲藥腔7,儲藥腔7設置在連接管2外壁,在連接管2與儲藥腔7之間設置隔離層8,隔離層8上設有穿孔9,因為魚血管比較細,所以魚血會斷斷續續地被抽出,這樣非常容易凝固,可以將儲藥腔7中先裝載上抗凝劑,這樣血液在流向負壓管5中時不容易凝固,這樣很能更容易觀察到負壓管內血液流入,便于人眼的識別,進一步提高找準血管的準度。
抗凝劑可選ACD抗凝劑。
所述儲藥腔7外壁為貼膜層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未經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336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指血采血器
- 下一篇:一種方便使用的反應時測試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