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眨眼信號分析的疲勞駕駛智能識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28350.4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450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欣欣;費佳華;王富來;司宇杰;董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5/04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驍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趙俊寅 |
| 地址: | 310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模塊 腦電波采集 檢測電路 智能識別裝置 本實用新型 疲勞駕駛 眨眼信號 發送 傅里葉變換 電源模塊 多分辨率 模塊發送 腦電信號 實際場景 數據采集 數據發送 可穿戴 實時性 減小 位機 小波 分析 采集 駕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眨眼信號分析的疲勞駕駛智能識別裝置,包括檢測電路和外殼,所述檢測電路安裝在外殼內;所述檢測電路設有腦電波采集模塊、電源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腦電波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駕駛者的腦電信號并將其處理后發送至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用于接收腦電波采集模塊發送來的信號并將其發送至上位機。本實用新型只進行數據采集與數據發送,減小了儀器體積,做到可穿戴因此具有結構,同時本系統采用小波多分辨率變換,相對于傳統傅里葉變換具有實時性,更符合實際場景的使用要求。因此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性能穩定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疲勞駕駛的裝置,特別是一種基于眨眼信號分析的疲勞駕駛智能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離不開汽車這一代步工具,它使人們能夠便捷的出行,而汽車發生事故時也給人們帶來很多危險。據交通安全主管部門統計,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0萬人,其中交通死亡事故的35%-45%可歸因于駕駛疲勞。對此各汽車廠商也增加過很多安全設施,如安全氣囊、安全帶等,但這些設施不能從根本上降低交通事故的概率。因此開發一種安全、便捷、低成本的司機疲勞駕駛監控裝置很有必要。
自2000年以來,隨著計算機和集成電路制造技術的提高,使機動車駕駛疲勞的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外很多公司都推出很多相關產品,例如:美國的AttentionTechnologies公司推出Driver Fatigue Monitor(dd850),美國的Digital Installations開發的S.A.M疲勞報警裝置等。這些產品都需要復雜、昂貴的外設產品以及控制系統,成本高,不能普及大眾而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對駕駛疲勞進行實驗性研究工作。如,同濟大學潘曉東教授研究小組利用EMR-HM8系統通過室內模擬實驗和室外實時實驗,對長時間駕駛條件下駕駛員的動態視力進行了研究。此外,上海交通大學的石堅、吳遠鵬等人通過傳感器測量方向盤、踏板等運動參數來判斷駕駛員的安全因素。但總體來看,我國對于機動車輛駕駛中疲勞測評方法的研究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造價低廉,分析可靠的識別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眨眼信號分析的疲勞駕駛智能識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眨眼信號分析的疲勞駕駛智能識別裝置,包括檢測電路和外殼,所述檢測電路安裝在外殼內;
所述檢測電路設有腦電波采集模塊、電源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腦電波采集模塊用于采集駕駛者的腦電信號并將其處理后發送至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用于接收腦電波采集模塊發送來的信號并將其發送至上位機,所述電源模塊用于給腦電波采集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供電。
優選地,所述外殼設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數根立柱,所述立柱高出容置腔底部但小于容置腔的深度,所述檢測電路設置于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安裝在立柱上并在電路板和容置腔底部之間形成有用于放置電池的空腔。
優選地,所述腦電波采集模塊設有前置放大電路,用于提取腦電波信號,所述前置放大電路連接二級放大電路,用于進一步放大腦電波信號,所述二級放大電路連接低通濾波電路,所述低通濾波電路連接50Hz陷波電路,所述50Hz陷波電路連接高通濾波電路,所述高通濾波電路連接電壓抬升電路,所述電壓抬升電路連接AD轉換電路,所述AD轉換電路連接無線通信模塊。
優選地,所述電波采集模塊采用ThinkGear AM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283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硬式內窺鏡的多光譜熒光成像系統
- 下一篇: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