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復合柔性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28023.9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41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森;孫曉林;時晨;于志猛;慈勝宗;王曉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納川管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譽潤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7260 | 代理人: | 呂志彬 |
| 地址: | 2644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復合 柔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智能監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復合柔性管。
背景技術
目前對油氣管道的分布式光纖監測系統主要是在管線附近另外鋪設通信光纜,利用通信管欄中的部分光纖實現溫度、振動、應力等信息的采集。另行鋪設光纜的成本較高,且施工環境復雜,而測量應力應變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應與管道結構緊密連接,才能準確真實地檢測到管道的受力情況。目前鋪設的光纜一般不與管道發生直接接觸,導致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下降。也有將光纖通過粘合劑直接粘附在管道外壁或內壁上,以提高數據的準確度,但施工技術難度高、施工效率低,大大提高了管線安裝鋪設的總成本;對于管線連接的相關設備的動力供應,也是在管線外另行鋪設動力電纜,增加了施工難度及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復合柔性管,節省成本、安裝鋪設簡單,能夠更直接地提供管道內溫度、振動、應力等數據,實現管道完整性的實時監測與評價,并集成了動力電纜,實現對管線連接設備的動力供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智能復合柔性管,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包括增強層和外保護層,所述增強層和外保護層之間設有n根光纜,所述光纜螺旋纏繞在增強層與外保護層之間,所述光纜與智能復合柔性管軸線的纏繞角度為α,所述20°≤α≤70°,所述n為正整數,所述n≥1。
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的徑向截面上光纜分布間隔為360/n度。
所述光纜為單芯或多芯光纜。
所述增強層和外保護層之間設有多芯電纜,所述電纜螺旋纏繞在增強層外部,所述電纜芯數大于等于2。
所述光纜和/或電纜纏繞的預緊張力范圍為10N~500N。
所述光纜和/或電纜根數越多,所述光纜和/或電纜纏繞角度越小。
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管徑直徑越大,所述光纜和/或電纜纏繞角度越大。
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兩端的光纜和/或電纜預留長度范圍為0.5~2米。
所述光纜包括單根或多根光纖芯和包層,所述包層設在光纖芯的外表面,所述光纖芯采用石英玻璃光纖或樹脂塑料光纖。
所述包層采用聚酯材料或金屬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節省成本、安裝鋪設簡單,無需在管線外另行鋪設光纜和/或電纜;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的外保護層對光纜和/或電纜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避免因外力因素對光纜和/或電纜的破壞,能夠更直接地提供管道內溫度、振動、應力等數據,從而實現管道完整性的實時監測與評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1根光纜纏繞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的B-B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1的C-C截面示意圖;
圖5是圖1的D-D截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2根光纜纏繞示意圖;
圖7是圖6的A-A截面示意圖;
圖8是圖6的B-B截面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4根光纜纏繞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E-E截面示意圖;
圖11是圖9的F-F截面示意圖。
圖中標記:1.外保護層,2.增強層,3.內襯層,4.第一光纜,5.第二光纜,6.第三光纜,7.第四光纜,8.智能復合柔性管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由圖1~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復合柔性管,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從內到外分別為內襯層3、增強層2、功能層和外保護層1,所述功能層設在增強層2和外保護層1之間,所述功能層可設n根光纜,也可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在功能層設有電纜。
所述光纜和/或電纜螺旋纏繞在增強層2與外保護層1之間,所述光纜與智能復合柔性管軸線8的纏繞角度為α,所述20°≤α≤70°,所述n為正整數,所述n≥1。
所述光纜和/或電纜纏繞角度應綜合考慮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管徑與線纜數量,在20°至70°范圍內合理設置。
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的徑向截面上光纜分布間隔為360/n度。
如圖1-5所示,所述智能復合柔性管的增強層上螺旋纏繞有1根光纜,圖2-5顯示第一光纜4在智能復合柔性管不同徑向截面的分布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納川管材有限公司,未經威海納川管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2802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安裝分纖箱
- 下一篇:用于光纜尾纖的線號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