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泥重金屬鈍化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25969.X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584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福銀;胡艷燕;陳祥;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B01F7/16;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50209 | 代理人: | 蘭芳 |
| 地址: | 40132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重金屬 鈍化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泥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市污泥重金屬離子鈍化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未經恰當處理處置的污泥進入環境后,直接給土壤、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不但降低了污水處理系統的有效處理能力,而且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屬,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鈍化和穩定化,目前對城市污泥中鈍化重金屬的方式是加入鈍化劑進行攪拌。在中國專利CN205550115U中公開了一種污泥攪拌器,包括攪拌軸與安裝于攪拌軸底端的框式攪拌器,所述框式攪拌器具有三片攪拌葉,所述攪拌葉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30°。
采用上述攪拌器配合鈍化劑對城市污泥進行攪拌時,無法使得攪拌器將鈍化劑與城市污泥徹底混合,達不到將重金屬離子充分鈍化的效果,且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得污泥中重金屬離子充分鈍化且工作效率高的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污泥重金屬鈍化處理裝置,包括帶有進料口、鈍化劑添加口和出料口的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攪拌軸以及設置在所述攪拌軸兩側的第一攪拌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葉片沿所述攪拌軸的軸向設置且在所述第一攪拌葉片上還設置有第二攪拌葉片。采用上述方式設置的污泥處理裝置,能夠充分將鈍化劑與城市污泥混合,達到將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屬離子充分鈍化的效果,處理效果更佳。并且采用上述方式設置的裝置,還能夠降低污泥處理時間,提高污泥處理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重金屬離子的鈍化效果,在所述第一攪拌葉片的中部設置有開口,在所述開口內設置有可轉動的活動軸,所述第二攪拌葉片固定在所述活動軸上。
為了進一步提高重金屬離子的鈍化效果,所述攪拌軸與所述活動軸均豎向設置。
為了進一步提高重金屬離子的鈍化效果和處理效率,在所述攪拌軸的下部還設置有攪拌桿。
優選地,所述攪拌桿為兩個且沿所述攪拌軸中心對稱設置。
優選地,在所述殼體頂部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攪拌軸轉動的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貫穿至殼體內部且與殼體內部的攪拌軸連接。
為了進一步避免二次污染,所述進料口和所述鈍化劑添加口設置在所述殼體頂部,在所述進料口頂部還設置有蓋板。
為了進一步方便使用,所述出料口包括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上設置有控制閥。
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動化控制,在所述殼體下部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機和控制閥電性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穩定性,所述污泥處理裝置還包括底座,所述殼體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污泥重金屬鈍化處理裝置,解決了現有的攪拌機無法使鈍化劑與城市污泥徹底混合的問題,能夠達到徹底攪拌的效果,使得鈍化劑與城市污泥充分混合,徹底解決城市污泥中重金屬離子難鈍化的問題。
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污泥重金屬鈍化處理裝置,處理時間短,處理效率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污泥重金屬鈍化處理裝置,包括帶有進料口3、鈍化劑添加口14和出料口6的殼體2,其中,所述進料口3設置在所述殼體2頂部一側,可為左側、右側、前側或后側,另一側設置有用于放入鈍化劑的放入口14。并且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進料口3的頂部設置有蓋板4,除加料過程中掀開蓋板4外,其余時間蓋板4均關閉。所述出料口6設置在殼體2下部,具體為設置在殼體2下部的側壁上,且在所述出料口6上設置有控制閥7,以控制出料口的開與合,除出料時,其余時間,所述控制閥7均關閉。
在本實施例中,還設置有底座1,所述殼體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未經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259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散熱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和復合柔性散熱薄膜
- 下一篇:污泥干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