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將蚯蚓與泥土分離的簡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20782.0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869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傳坤;丁懷宇;柏廣洲;聶孝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陰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32223 | 代理人: | 葉青,謝觀素 |
| 地址: | 223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蚯蚓 泥土 分離 簡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蚯蚓養殖中蚯蚓與泥土的分離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將蚯蚓與泥土分離的簡易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垂釣等休閑漁業的興起以及生態種植、養殖業的發展,目前市場對蚯蚓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這也促進了蚯蚓養殖在全國多個省份的迅速開展。而在蚯蚓收獲時,如何將蚯蚓與泥土分離一直是生產上較難解決的問題。傳統的過篩分離方法,不僅勞動量大,分離效率較低,而且容易造成蚯蚓損傷,影響商品品質;而較先進的分離設備投入較大,一般養殖戶難以負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缺陷提供一種將蚯蚓與泥土分離的簡易裝置:成本低廉、操作簡單、能耗小、勞動強度低。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將蚯蚓與泥土分離的簡易裝置,包括收集室、篩盤以及漏斗,所述收集室為底面和四周密封、頂面為開口的容器,所述漏斗罩設在收集室的頂面開口上,所述篩盤設在漏斗的上口上,所述收集室的側壁上部設有進水口,進水口下方的收集室側壁上設有排水口,所述收集室的側壁上開設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安裝有門。
作為優選,收集室內設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的上端面高于排水口,所述支撐臺上放置有收集容器。
本實用新型,漏斗的下口正對著所述收集容器。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篩盤包括孔徑為3mm的不銹鋼篩網,篩網的邊緣連接有一圈向上延伸的擋壁。
進一步,所述收集室為圓柱形容器,所述漏斗與收集室為一體式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蚯蚓躲避明亮干燥環境趨向陰暗濕潤環境的特性,將收集室內通入水從而營造陰暗濕潤的環境,在篩盤內的蚯蚓會主動向收集室內移動,經漏斗掉入支撐臺上的收集容器,分離過程無需額外提供動力,也無需投入太多勞動力,實現低成本條件下快速高效將蚯蚓從泥土中分離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 示意了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將蚯蚓與泥土分離的簡易裝置,包括篩盤1、收集室2以及漏斗3,收集室2為底面和四周密封、頂面為開口的容器,漏斗3罩設在收集室2的頂面開口上,這樣整個收集室變成一個暗室。篩盤1設在漏斗3的上口上,收集室2的側壁上部設有進水口6,進水口6下方的收集室側壁上設有排水口7,注水進收集室,便可保證收集室內環境潮濕,收集室2的側壁上開設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安裝有門4,方便收取收集好的蚯蚓。
本實施例中,收集室2內設有支撐臺5,支撐臺5的上端面高于排水口7,支撐臺5上放置有收集容器8,漏斗3的下口正對著收集容器8,蚯蚓從篩盤上直接落入收集容器8內。篩盤1包括孔徑為3mm的不銹鋼篩網,篩網的邊緣連接有一圈向上延伸的擋壁,便于篩盤內放置一層泥土。收集室2為圓柱形容器,漏斗3與收集室2為一體式結構,結構緊湊。
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將本裝置置于室外光線充足的環境中,通過進水口向收集室內注水,取下篩盤,將蚯蚓養殖場中挖出的泥土均勻鋪撒在篩盤上,泥土厚度以5cm 以內為宜,之后將篩盤置于收集漏斗上,由于蚯蚓懼怕強光和干燥,因此會不斷向更加陰暗涼爽的泥土底部移動,直至穿過篩盤上的網孔跌入漏斗,并通過漏斗進入收集蚯蚓的收集容器中,操作人員只需定時更換泥土和更換收集容器即可收獲蚯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陰師范學院,未經淮陰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207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軌導航AGV自動進出貨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涵洞頂進糾偏的監控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