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落水自救裝置及手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9820.0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16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宏;田豐;孫秋明;舒展;劉長軍;李釩;謝新武;倪愛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C9/15 | 分類號: | B63C9/15;B63C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聯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94 | 代理人: | 王沖 |
| 地址: | 30016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落水 自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上自救裝置,尤其是一種落水自救裝置及 手環。
背景技術
夏日炎炎,又恰逢暑假,很多青少年都喜歡在家附近的江河湖泊 里游泳戲水以消解夏日的炎熱,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不幸,溺亡事件時 有發生,雖然國家社會和教育部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傳教育,但死 于溺亡的人群卻越來越多。而且發生意外的不止是少年兒童,很多成 人也死于溺亡。2011年9月,衛生部印發的《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 南》指出,溺水、跌倒、交通事故為我國兒童的三大殺手。衛生部疾 控局專家還表示,歷年來的數據顯示,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溺水 已成為我國兒童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2014年11月17日,世衛組 織首次發布《全球溺水報告》。報告稱,每小時有40多人溺水死亡, 每年共有37.2萬人溺水死亡,半數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歲,5歲 以下兒童溺水率最高;男性溺水率是女性兩倍以上。中國每年約有 59000人死于溺水,其中大多數是兒童。
基于此,科研人員和急救工作者開發出眾多款式的自救裝置。如 游泳圈、救護衣、腰帶式救護器等。目前普遍使用的落水救生裝置是 救生圈和救生衣,其中救生圈主要是充氣式救生圈和塑料泡沫式救生 圈,充氣式救生圈的材料一般是橡膠材料,將氣體充入其中,利用其 浮力就可以使人體飄浮在水中;另外塑料泡沫式救生圈主要是因為其 結構為實心的塑料泡沫,由于其密度較小,通過自身浮力作用使人體 漂浮在水中。但是,這兩種救生圈都要占據較大的空間體積,且攜帶 不便,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其救生作用。另外一種救生裝置是救生衣, 它包含有聚乙烯塑料泡沫救生衣和充氣式救生衣。人們將聚乙烯塑料 泡沫救生衣做成背心的樣子,將其穿在身上,利用其浮力作用,使人 體飄浮在水中。還有充氣式救生衣,將空氣充入到救生衣中,使其體 積膨脹,膨脹后的救生衣形狀像背心一樣,其打開原理有手動充氣和 自動充氣兩種。手動充氣:落水后用力拉動充氣裝置上的拉繩,使拉 桿轉至不小于90度,刺針刺破氣瓶膜片,高壓氣體沖入彈性氣囊, 氣體膨脹后產生浮力;自動充氣:落水后救生衣浸入水中使自動充氣 裝置內水敏感元件軟化,撞針失去阻擋,彈簧伸張推動撞針刺破氣瓶 封口膜片,使氣體充入彈性氣囊而產生浮力。然而,以上所提到的救 生圈和救生衣都會阻礙人的活動,造成一些行動上的不便,而且人們 不可能時刻都穿著救生衣或是攜帶著救生圈,尤其是在意外落水和在 水中嬉戲打鬧的時候。由于這樣的缺點和不足,就需要新型的水中救 生裝置來彌補這些不足。腰帶式類救護裝置系于腰間,體積較小,但 在軀體感覺等方面給游泳者帶來諸多不便。
實現落水自救裝置的小型化、智能化一直是科研人員和急救工作 人員的不懈追求。最近(2015年7月發布,預計9月上市),美國Kingii 公司推出了一款戴在手腕上的救生設備Kingii。主要有氣瓶、氣囊和 拖桿閥門構成。相比較傳統的救生衣,Kingii給用戶的自由度更大, 因為除了緊急情況外,它都是佩戴在手腕上。當不幸落水、受淹時, 用戶只需搬動閥門,就會有一個救生球跳出并立刻充滿二氧化碳氣體。 在推出充氣救生球后能輕松將溺水者浮起。但是,Kingii需攜帶高壓 氣瓶,自重高達280g,這么大的重量系于手腕處對于游泳者來說, 仍是非常不便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質量更輕、體積更 小、攜帶更為便捷的落水自救裝置,解決落水自救器一般體積較大, 不容易攜帶,遇到危險情況落水時,需要自救難度極大,容易導致落 水者喪命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落水自救裝置,包括 充氣模塊、氣囊模塊和通氣帶;所述充氣模塊包括氣體發生裝置和控 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氣體發生裝置相連接,用于觸發所述氣 體發生裝置產生氣體;所述氣囊模塊包括氣囊、氣囊倉和倉蓋,所述 氣囊折疊在所述氣囊倉內,所述氣囊倉設有開口,所述倉蓋卡扣在氣 囊倉的開口處;所述通氣帶設有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連通所述氣 體發生裝置與所述氣囊,使所述氣體發生裝置產生的氣體進入所述氣 囊。
優選地,所述氣體發生裝置為酸堿反應供氣裝置,所述酸堿反應 供氣裝置包括內腔室和外腔室,用于分別存放相互反應并能放出氣體 的化學試劑,所述外腔室為彈性材料,所述內腔室設于外腔室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9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