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脫模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2962.4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305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禮維;邱春華;趙建文;王曉堂;王文文;李志強;元曉東;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36 | 分類號: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劉凱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土工試驗和無機結合料試驗的脫模器。
背景技術
脫模器在土工試驗及無機結合料試驗中運用廣泛,特別在土工和無機結合料擊實試驗后需要快速脫模,檢測試件含水率,無機結合料無側限抗壓試件成型時一般2~6h后需要脫模。
目前市場上脫模器均是反推向上將試件推出,使用的電動液壓脫模器體積龐大,需要獨立占用空間,設備造價高,或者手動脫模器力量較小,使用手動千斤頂效率低,行程不足等情況,造成脫模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成本低、易于操作、脫模效率高、適用性強、安全環保,且可與液壓萬能材料試驗機配套使用的脫模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脫模器,包括脫模裝置、下壓裝置和緩沖裝置;所述脫模裝置包括筒狀的脫模桶,以及設置于脫模桶頂部的配套墊板,配套墊板上開設有用于放置試件的開孔;所述下壓裝置包括直徑與試件尺寸配合的配套壓頭,配套壓頭上固定有壓桿;所述緩沖裝置包括設置于脫模桶內的緩沖板,緩沖板外緣固定有下彈簧拉柄,下彈簧拉柄從設置在脫模桶下沿至中部的縱向槽伸出,脫模桶外壁設有上彈簧拉柄,上彈簧拉柄位于縱向槽上端一段距離,其與下彈簧拉柄間通過彈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板兩面均設有緩沖橡膠。
更進一步的,所述配套墊板和下壓裝置為多套,以適用不同的試件和試模。
更進一步的,所述配套墊板上的開口為階梯口圓洞。
更進一步的,所述壓桿上端還固定有自由加長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彈簧與緩沖板結合,脫模時試件與緩沖板接觸時由彈簧拉住緩沖板,可防止試件突然下墜,試件被摔壞;緩沖板上面緩沖橡膠與試件接觸,大大減少試件損壞;緩沖板下面橡膠在試件即將完成脫模時,可防止其突然下墜,緩沖試件,保證試件完整性;彈簧和緩沖橡膠雙重保護試件,增加試件脫模后的完整率,減少廢件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脫模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脫模器中下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脫模器中緩沖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配套墊板;2-上彈簧拉柄;3-彈簧;4-脫模桶;5-緩沖橡膠;6-緩沖板;7-壓桿;8-配套壓頭;9-下彈簧拉柄;10-縱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脫模器,包括脫模裝置、下壓裝置和緩沖裝置。所述脫模裝置包括筒狀的脫模桶4,以及設置于脫模桶4頂部的配套墊板1,配套墊板1上開設有用于放置試件的開孔。所述下壓裝置包括直徑與試件尺寸配合的配套壓頭8,配套壓頭8上固定有壓桿7。所述緩沖裝置包括設置于脫模桶4內的緩沖板6,緩沖板6外緣固定有下彈簧拉柄9,下彈簧拉柄9從設置在脫模桶4下沿至中部的縱向槽10伸出,脫模桶4外壁設有上彈簧拉柄2,上彈簧拉柄2位于縱向槽10上端一段距離,其與下彈簧拉柄9間通過彈簧3連接。
本實施例的脫模桶采用內徑180mm,厚10mm鑄鐵,高180mm制成,在方向0°、90°、180°、270°從離桶口80mm處至桶底分別開口寬8mm,高100mm的縱向槽10,并在四個方向的開口上方離桶口25mm處焊接4個上彈簧拉柄2。脫模桶采用鑄鐵進行加工,能夠滿足需要的支撐力,節約成本。
本實施例的配套墊板1有兩套,一套用于脫模擊實試驗用的墊板,采用直徑280mm,厚20mm不銹鋼制成,在墊板上面預留直徑166mm,厚度5mm階梯口圓洞,用于放置擊實試驗大試件;并同時在墊板中間部位預留直徑114mm,厚度5mm階梯口圓洞,用于放置擊實試驗小試件。另一套用于無機結合料無側限抗壓試模試件脫模使用,同樣采用直徑280mm,厚20mm不銹鋼制成,在墊板上面預留直徑178mm,厚度5mm階梯口圓洞,用于放置粗粒土試模;在墊板中間部位預留直徑122mm,厚度5mm階梯口圓洞,用于放置中粒土試模;在墊板中間部位預留直徑72mm,厚度5mm階梯口圓洞,用于放置細粒土試模。兩套配套墊板底部均開200mm,深2mm圓孔,方便與脫模桶接觸和固定,防止滑脫。配套墊板采用不銹鋼制成,需要承受試件及模具本身自重和脫模時試件與模具摩擦力,如果采用鑄鐵容易造成反復脫模后脆斷,加工精度高,用不銹鋼韌性和強度均能滿足使用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29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