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2349.2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910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勤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市第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開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 地址: | 314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器 分離片 本實用新型 第二分離片 第一分離片 管路裝置 輸液接口 凹口 分離器結構 連接線 側面 工作效率 接口管路 攜帶方便 受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分離器,包括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所述的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之間利用連接線連接;所述的上分離器包括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所述的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相對的側面上分別設有的凹口;所述的下分離器包括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所述的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相對的側面上也分別設有的凹口。本實用新型兩端的受力接觸面積大,徒手就能實現接口管路分離,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分離器結構小巧,攜帶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離器,尤其是一種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分離器。
背景技術
在臨床工作中,靜脈輸液是最頻繁的工作之一,特別是腫瘤內科的癌癥晚期病人,需要輸注高營養的病人較多,輸液量又很大。因此,在輸注高營養液結束需要對接口管路進行沖洗時,會遇到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分離困難,因為高營養液是高濃度,高粘稠的性狀,經過大量的輸送,高營養液很容易在接口管路上堆積、粘結,導致分離接口裝置時常遇到徒手分離困難,需要借助血管鉗等工具,這對于護理工作造成麻煩,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分離器,能夠非常方便的對接口裝置進行分離。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目前輸注高營養液的接口管路處由于營養液高濃度,高粘稠的性狀,營養液是高濃度,高粘稠的性狀,造成徒手分離困難,降低護理工作效率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所述的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之間利用連接線連接;所述的上分離器包括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所述的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相對的側面上分別設有的凹口;所述的下分離器包括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所述的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相對的側面上也分別設有的凹口。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片;所述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上相對第一連接片的自由端部設有相配合的第一卡接結構;所述的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之間設有第二連接片;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上相對第二連接片的自由端部設有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的兩端分別設有卡接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上分離器的長度和下分離器的長度相等;所述上分離器的長度和下分離器的長度分別大于其上凹口的長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線的長度大于所述上分離器或下分離器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上相對應的凹口構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上相對應的凹口構成第二通孔。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貫通。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內壁上設有防滑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離片和第二分離片以及第三分離片和第四分離片相對于凹口的側面上設有防滑紋或按壓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分離器,包裹在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外側,然后擰動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在上分離器和下分離器的帶動下,輸液接口管路裝置很容易松動并被分離。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分離器,兩端的受力接觸面積大,徒手就能實現接口管路分離,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分離器結構小巧,攜帶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上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下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市第二醫院,未經嘉興市第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23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