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油霧化噴嘴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2268.2 | 申請日: | 2017-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194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延軍;張書紅;申海平;李子鋒;任磊;汪燮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5B7/04 | 分類號: | B05B7/04;C10G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油 霧化 噴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嘴,屬于石油化工領域,是一種重油霧化噴嘴。
背景技術
液體的霧化,是指在外加能量作用下,將液體轉變為眾多微小液滴的過程,是由介質物性、氣流速度、環境壓力、溫度及霧化裝置的結構、類型等眾多因素影響導致的綜合結果,其目的就是造成高的液體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提高蒸發或反應速率。霧化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目前為止,還很難完整地描述一個噴霧現象。液體霧化作為一項重要的實用技術,在許多工業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在石油化工領域,液體霧化技術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渣油流化床反應過程中,液體油料經過噴嘴霧化這一物理過程進入流化床反應器,如果霧化得越細,油霧分布得越均勻,則油料與催化劑顆粒的接觸面積越大,有利于傳熱和傳質,從而有效增大輕油的產率,并減少結焦,最終達到提高裝置效益的目的。對于重油特別是劣質渣油的霧化更加困難,特別是與高溫接觸劑接觸,會照成造成噴嘴堵塞,結焦量增大等不良后果。這就要求霧化噴嘴進一步改善進料油的霧化效果,降低霧化粒度,使油劑在反應器內接觸更為均勻、迅速和充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的重油霧化噴嘴容易造成結焦堵塞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重油霧化噴嘴。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重油霧化噴嘴,所述霧化噴嘴包括主霧化管、保護套管9、原料油入口4、氣體入口5和噴嘴出口8,所述主霧化管為二級變徑管體,具有一級混合區1和二級混合區10,原料油入口4與一級混合區1 連通,一級混合區1的側面設置氣體入口5,所述保護套管9設置在二級混合區10外側,保護套管9為等徑筒體,在保護套管9側面設置保護氣入口6,在保護套管9端口和噴嘴出口8端口之間為氣體出口2。
優選,所述一級混合區1和二級混合區10是互為同軸的筒體,一級混合區1和二級混合區10的內徑比為1:0.2~1:5。
優選,所述原料油入口4通過圓臺擴散段一7與一級混合區1連通,圓臺擴散段一7的擴散角為20~160°。
優選,一級混合區1和二級混合區10之間連接部分由圓臺收縮段一11、連接管3和圓臺擴散段二12組成,圓臺收縮段一11的擴散角為20~160°,圓臺擴散段二12的擴散角為20~160°。
優選,一級混合區1與連接管3同軸,一級混合區1與連接管3的內徑比為1:0.1~1:0.9。
優選,原料油入口4軸線和氣體入口5軸線之間的夾角不大于90°。
優選,所述保護套管9為與二級混合區10同軸的等徑筒體,一端與一級混合區1的外側相連,另一端的端口與噴嘴出口8出口端的端口持平,保護套管9的內徑與二級混合區10的內徑比為1:0.5~1:0.9。
優選,在保護套管9前端部分的側面設置保護氣入口6,保護氣入口6 軸線與原料油入口4軸線之間的夾角不大于90°。
優選,二級混合區10和噴嘴出口8之間由圓臺收縮段二13連通,圓臺收縮段二13的收縮角為20~160°。
優選,噴嘴出口8由同徑管體和喇叭口組成,同徑管體的內徑與二級混合區10的內徑比為1:2~1:10,喇叭口擴散角為100°~175°。
優選,主霧化管和保護套管的長度比為4:1~1.05:1,進一步優選為2: 1~1.1:1。
優選,一級混合區1、二級混合區10和噴嘴出口8的長度比為1:0.5~2:0.1~1。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重油霧化噴嘴,不僅能夠改善重油霧化效果,而且能夠防止重油在噴嘴內因局部過熱而發生結焦,同時可調節噴射區域。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重油霧化噴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予以進一步說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22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