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2180.0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27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葛亮亮;蔡云芳;管永杰;陳鐵根;吳連;韓陳峰;錢明敏;沈建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力化工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5/10 | 分類號: | F16C35/1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40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 釜調心式底 軸承 支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反應釜攪拌軸的形式分為懸臂式和單跨式兩種,單跨式攪拌軸在攪拌軸3’的底端設有一支撐,目的是減少軸底端的撓度,增強軸的剛性,如圖1和圖1a所示,攪拌軸3’外套有軸套2’,軸套2’安裝于軸套支座4’上,軸套支座4’下部由下支承架1’支撐,并用緊固組件緊固,這種結構有兩個缺點:一是軸套2’一般均為非金屬材料(如聚四氟乙烯或尼龍),在高溫工況下會軟化,且軸與軸承不可避免地存在間隙,軸在旋轉過程中細顆粒物料進入軸承與軸之間,在軸承受力側研磨引起軸套和軸的局部磨損現象,如果物料粘稠或物料反應、結晶后生成大顆粒時會出現堵住咬死現象,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更換軸套及軸,既影響生產進度又增加成本;二是更換軸套2’時要先將下支承架1’卸下才能卸下軸套2’再更換,相對不方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盡可能地延長軸套和軸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它包括可調整體組件和支撐組件,所述可調整體組件由襯套和套筒采用過渡配合,所述襯套內安裝有攪拌軸,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外筒節和多根角鋼,所述外筒節與周向均布的多根角鋼焊接成一體作為支撐組件,所述外筒節和角鋼之間通過多個螺釘組件上下、周向對稱均勻擰緊定位,所述角鋼通過墊板與下封頭焊接固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螺釘組件包括螺釘和螺母。
所述角鋼為3根。
所述螺釘有6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反應釜底軸承支撐結構從原來的軸套徑向位置為固定形式改進為可調式,改進的底軸承支撐結構延長了檢修周期,確保了生產的連續性,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1a為圖1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圖2的俯視圖。
其中:1、墊板,2、角鋼,3、下封頭,4、外筒節,5、螺母,6、套筒,7、襯套,8、攪拌軸,9、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2和2a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它包括可調整體組件和支撐組件,可調整體組件由襯套7和套筒6采用過渡配合,襯套7內安裝有攪拌軸8,支撐組件包括外筒節4和多根角鋼2(圖中是三根),外筒節4與周向均布的三根角鋼2焊接成一體作為支撐組件,外筒節4和角鋼2之間通過多只螺釘組件(6只)上下、周向對稱均勻擰緊定位,角鋼2通過墊板1與下封頭3焊接固定。
其中,螺釘組件包括螺釘9和螺母5。
螺釘組件可調距離為d=12~15 mm,組裝好后,與攪拌軸8保證同心度和垂直度要求進行定位與下封頭墊板3焊接固定。
維修方便:更換襯套時只要松開6只螺母即可卸下襯套。
反應釜底軸承支撐結構從原來的軸套徑向位置為固定形式改進為可調式,具有以下特點:
1、結構簡單:省去了原結構中的下支承架和軸套支座上的兩塊厚環板;
2、運行可靠,適用范圍廣:一般根據軸的長度、轉速等因素,攪拌裝置在安裝時都規定了攪拌軸偏擺值有一允許范圍。超過這個范圍,整個攪拌裝置就處于非正常工作狀態,會造成底軸承、聯軸器、支架、減速機發生故障及攪拌軸由于離心力作用出現彎曲現象。這時底軸承結構為可調心式,可減少軸套與軸下端外圓的局部磨擦,適用于所有設置底軸承的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的反應釜調心式底軸承支撐結構,延長了檢修周期,確保了生產的連續性,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力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大力化工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21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