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大空間空調冷射流軌跡的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10515.5 | 申請日: | 2017-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0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艷艷;代運天;吳根平;平良帆;劉中一;張留勇;杜艷斌;王宇琦;冷雷鳴;馬會珍;秦玉飛;孫現偉;王飛虎;衛鵬飛;閆俊偉;田聰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P5/18 | 分類號: | G01P5/1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韓華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空間 空調 射流 軌跡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大空間空調氣流組織領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大空間空調冷射流軌跡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環境要求越來越嚴格,空調作為室內環境的主要締造者,對空調氣流組織的研究就變得至關重要,怎么才能使空調送風以最合理的方式送入室內,實現不僅能夠滿足室內熱舒適性要求還能達到節能目的,特別是對于大空間分層空調的設計尤為如此。目前,大空間建筑普遍采用水平側送風的分層空調方式,以實現既保證工作區達到空調要求,又減少能耗的目的。但是在實際工程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目前對非等溫氣流組織問題缺乏理論和試驗方面的研究,只能通過半經驗公式進行套用,這樣也就忽略了很多問題,沒有考慮高大空間復雜因素對冷射流軌跡的影響,不僅不利于氣流組織的分布,也達不到節能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大空間空調冷射流軌跡的測量裝置,對于探討大空間的空調氣流組織具有重要意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大空間空調冷射流軌跡的測量裝置,包括間隔設置的兩立桿,兩端分別活動設置在所述兩立桿之間的水平橫桿,所述水平橫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萬向風速儀,每個所述萬向風速儀的數據信號輸出端均與無紙記錄儀的數據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無紙記錄儀的數據信號輸出端與計算機的數據信號輸入接口連接。
多個所述的萬向風速儀非等間距間隔設置在所述水平橫桿上。
所述兩立桿的下端分別設置有底座。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實現有效反映某一球形噴口的實際射流軌跡,相對于理論公式計算出的射流軌跡相比,避免了理論計算由于受室內其他射流及室內環境影響導致的不準確現象,有益于大空間的分層空調設計,進而提高室內環境品質及室內人員熱舒適度;并且具有操作簡單、便于測量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大空間空調冷射流軌跡的測量裝置,包括下端設置有底座1的兩立桿2,兩立桿2之間活動設置有水平橫桿3,水平橫桿3上非等間距間隔設置有多個萬向風速儀4,每個萬向風速儀4的數據信號輸出端均與同一個無紙記錄儀5的數據信號輸入端連接,無紙記錄儀5的數據信號輸出端與計算機6的數據信號輸入接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測量過程簡述如下:
對高大空間室內冷射流軌跡測量時,首先用熱線風速儀檢測安裝在室內的球形噴口7的冷射流出口速度,用溫、濕度測量儀測量室內的環境溫、濕度,待球形噴口7的射流出口速度和溫、濕度穩定后,然后進入下述測量工作:
測量時,首先將萬向風速儀4布置最密的地方置于送風球形噴口7正前方,然后將水平橫桿3沿兩立桿2上、下每隔適當距離移動一次位置,完成該橫截面的測量工作;最后將兩立桿2前、后每隔適當距離移動一次位置,完成另一個橫截面的測量工作;以此類推,完成球形噴口7整個射程內的測量工作。為保證測量的準確性,所述無紙記錄儀5每隔設定時間記錄一次數據,記錄多組數據,取平均值為該點的測量數據。計算機6將所有測點數據運用相關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得到該球形噴口7的冷射流軌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未經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105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輪機磁阻式轉速傳感器安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超聲波風速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