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滅艾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508974.X | 申請日: | 2017-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378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岳增輝;謝志強;袁建菱;謝莉娜;鄭雪娜;吳雪芬;郭鑫;陳小麗;魏歆然;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鵬 |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艾筒 集灰 底座 本實用新型 安裝端 艾條 筒蓋 筒身 設備技術領域 拆卸式連接 固定設置 喇叭口狀 完全燃燒 倒置 插艾針 喇叭狀 密封面 艾絨 放入 灸療 絕氧 空管 歪倒 密封 熄滅 傾倒 取出 背離 穩固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灸療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滅艾筒,包括集灰底座、筒身和筒蓋,集灰底座為喇叭狀,且背離喇叭口狀的一端為安裝端,筒身為一中空管,且一端與集灰底座的安裝端拆卸式連接,筒蓋具有一與筒身配合的密封面,密封面上固定設置有插艾針。本實用新型放置穩固不易歪倒,不需倒置滅艾筒便可方便短艾條的取出,同時方便艾灰的傾倒處理,且短艾條放入后,能夠短時間實現其絕氧熄滅,避免未完全燃燒艾絨的出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灸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滅艾筒。
背景技術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以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
滅艾筒是艾灸中常用的器具之一,通常由筒體和與筒體密封配合的筒蓋組成,筒體的直徑稍大于艾條的直徑,灸療完后對未熄滅的艾條滅火時,可直接將艾條放入筒體內,蓋上筒蓋,進行絕氧熄滅,然而我們在使用時發現其存在如下缺陷:1、市場上現有的滅艾筒多為圓柱筒狀,在進行滅艾放置時常常因為不穩而發生歪倒;2、將短艾條放入滅火時,下次使用時難以將其取出,而把滅艾筒倒過來取艾條的方式,會使得滅艾筒里面的艾灰也一起倒出來,造成更多衛生問題,不便清理;3、短艾條放入滅艾筒后,滅艾筒內仍會剩余較大空間,且艾條越短,剩余空間越大,且剩余空間含有的氧氣足夠維持短艾條持續燃燒一段時間,不但使得艾條不易熄滅,而且造成艾條的浪費,持續燃燒后的艾條會殘留有很長一段未完全燃燒的艾絨,使得下次使用時不易點燃。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滅艾筒,放置穩固不易歪倒,不需倒置滅艾筒便可方便短艾條的取出,同時方便艾灰的傾倒處理,且短艾條放入后,能夠短時間實現其絕氧熄滅,避免未完全燃燒艾絨的出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滅艾筒,包括集灰底座、筒身和筒蓋,所述集灰底座為喇叭狀,且背離喇叭口狀的一端為安裝端,所述筒身為一中空管,且一端與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裝端拆卸式連接,所述筒蓋具有一與所述筒身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上固定設置有插艾針。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插艾針位于所述筒蓋密封面的中心,且與所述密封面垂直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裝端開設有外螺紋,所述筒身的一端開設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集灰底座利用螺紋與所述筒身拆卸式安裝。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裝端開設有一集灰槽。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筒身直徑為7cm,高為22c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筒蓋的密封面開設有與所述筒身空腔相適配的凸起,所述筒蓋利用所述凸起密封扣合于所述筒身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筒身為伸縮滑動的套筒結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筒身上開設有觀察窗。
作為一種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觀察窗為透明的可視窗。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醫藥大學,未經湖南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089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針灸治療床
- 下一篇:一種智能紅外控溫有煙艾灸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