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93323.8 | 申請日: | 2017-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855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施享;張偉;施紅梅;施健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15/28 | 分類號: | A61L15/28;A61L15/42;A61L15/46;A61L1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層 本實用新型 復合敷料 醫用抗菌 吸液層 膠黏劑層 抗菌抑菌 無紡布層 柔軟性 透氣 吸液 粘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包括第一抗菌層、第二抗菌層和吸液層,第一抗菌層與第二抗菌層之間通過膠黏劑層粘接,第一抗菌層表面設有無紡布層,吸液層設置在第二抗菌層表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抗菌抑菌、透氣、柔軟性好的優點,且吸液效率高,有效的縮短的醫務人員的處置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敷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
背景技術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隨著對創面愈合過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們對創面愈合過程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從而導致了醫用創面敷料的不斷改進與發展。今天,新型的創面護理用敷料相對于早期而言,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且多種不同性能的醫用敷料可供臨床護理人員選用。
現有技術中的醫用敷料雖然具有吸附和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其吸液效果差,抗菌抑菌效果差,還有待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 包括第一抗菌層、第二抗菌層和吸液層,所述第一抗菌層與第二抗菌層之間通過膠黏劑層粘接,所述第一抗菌層表面設有無紡布層,所述吸液層設置在第二抗菌層表面。
優選的,所述吸液層包括海藻酸纖維膜、活性炭纖維氈和活性炭纖維布,所述活性炭纖維氈設置在海藻酸纖維膜與活性炭纖維布之間。
優選的,所述第一抗菌層由細旦抗菌纖維層和彈力螺旋纖維層復合而成。
優選的,所述第二抗菌層采用納米銀抗菌棉纖維層。
優選的,所述無紡布層表面涂有二氧化鈦涂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抗菌抑菌、透氣、柔軟性好的優點,且吸液效率高,有效的縮短的醫務人員的處置時間;其中采用的吸液層吸附容量大,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抗菌性能;采用的第一抗菌層具有抗壓、透氣、抗菌的功效;采用的第二抗菌層抗菌性好,可有效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另外在無紡布層表面涂有二氧化鈦涂層能夠進一步提高了敷料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吸液層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醫用抗菌復合敷料, 包括第一抗菌層1、第二抗菌層2和吸液層3,所述第一抗菌層1與第二抗菌層2之間通過膠黏劑層4粘接,所述第一抗菌層1表面設有無紡布層5,所述吸液層3設置在第二抗菌層2表面;無紡布層5表面涂有二氧化鈦涂層9。
本實用新型中,吸液層3包括海藻酸纖維膜6、活性炭纖維氈7和活性炭纖維布8,所述活性炭纖維氈7設置在海藻酸纖維膜6與活性炭纖維布8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抗菌層1由細旦抗菌纖維層和彈力螺旋纖維層復合而成;第二抗菌層2采用納米銀抗菌棉纖維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紐澤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933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等離子裝置
- 下一篇:一種組織工程軟骨復合支架





